肺血栓栓塞症
解释 收起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肺栓塞的一种类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PE最常见的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急性PTE造成肺动脉较广泛阻塞时,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至一定程度导致右心失代偿、右心扩大, 出现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由于肺组织的多重供血与供氧机制,PTE中仅约不足15%发生PI。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DVT与PTE实质上为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危险因素】
    DVT和PTE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 即VTE的危险因素,包括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液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表2-8-1)。 原发性危险因素由遗传变异引起,包括V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等,常以反复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患者,特别是4O岁以下的年轻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发生DVT和PTE,或发病呈家族聚集倾向,应注意做相关原发性危险因素的检查。继发性危险因素是指后天获得的易发生DVT和PTE的多种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包括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和口服避孕药等。上述危险因素既可以单独存在, 也可以同时存在、协同作用。年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韵增长,DVT和PTE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临床上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特别是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病例,应加强预防和及时识别DVT和PTE的意识。对未发现明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注意其中部分人存在隐藏的危险因素,如恶性肿瘤等。但即使积极地应用较完备的技术手段, 临床上仍有相当比例的病例难以明确危险因素。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诊断要点 展开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6 预防 展开
7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8 诊断依据 展开
9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