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骨瘤好发于颅骨、面骨和下颌骨,以鼻窦最多见,少数发生于眶骨,眼眶骨瘤可发生于眶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偶见于眶尖部。筛窦骨瘤可向眼眶内突入,与眶内壁骨瘤不易区别。额窦骨瘤也可向眶内突入,似眶内上壁骨瘤。致密型骨瘤表现为密度很高的半圆形或类圆形致密影,内无骨小梁结构,边缘光滑锐利。松质型骨瘤密度似板障,可见骨小梁结构,或呈毛玻璃样改变,其内见斑点状致密影。混合型骨瘤周围为骨皮质密度,中心呈松质骨结构,较小的骨瘤这种密度的差别难以区分。
2.CT扫描 眶骨骨瘤多因其他原因作CT扫描时发现。薄层扫描表现为眶骨内类网形高密度肿块,密度均高于同层面眶骨。致密型骨瘤很难分辨骨皮质与骨小梁。松质型骨瘤单独发生者很少,周围环绕骨皮质,内为骨小梁结构。骨瘤一般位于骨内,较大的骨瘤可突出骨轮廓之外,向眶内突入眼球可受压移位突出,局部软组织隆起(图4)。 
3.MRI MRI对骨结构的显示常受到限制,对骨瘤的显示不及CT清晰。骨瘤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呈低信号灶,信号均匀或不均,位于眶骨内或向外突出与眶骨信号相连。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骨瘤对眼外肌的压迫和眼球的推移显示较CT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