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肺动脉瓣狭窄是指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和(或)肺动脉狭窄。但通常情况下是指单纯肺动脉瓣口狭窄。发生率约为先天性心脏病的8%--10%。可以单独存在,也可是其他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变之一。 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约占先心病的10%,约有20%的先心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临床症状与肺动脉瓣狭窄程度成正相关。中度以上的狭窄可出现症状,主要有活动后气促、胸闷、乏力,偶有晕厥。新生儿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重度狭窄可发生心力衰竭。体格检查在肺动脉瓣区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并伴有震颤。重度狭窄患者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或消失
【病理生理改变】 肺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瓣叶交界粘连融合,瓣叶本身增厚,开启受限。严重的肺动脉瓣狭窄者,瓣膜是一增厚的圆顶状隔膜,顶部仅有一针状小孔。主肺动脉呈狭窄后扩张改变,右心室不同程度的继发性肥厚或异常粗大腱索形成。严重肺动脉瓣狭窄可产生右心室心内膜下缺血、心肌梗死或纤维化。 根据压力阶差的大小,狭窄程度分为: 1.轻度狭窄 压力阶差<50mmHg。 2.中度狭窄 压力阶差为50上--79mmHg。 3.重度狭窄 压力阶差>80mmHg。 重度狭窄患者可合并三尖瓣和右心室发育不良,以及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房扩大。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尤其是闻及肺动脉瓣区杂音,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尤其是超声心动图均可确诊。中度以上狭窄心电图表现为右心室肥厚,电轴右偏。胸部 X线平片提示肺血减少,右室、右房增大。二维超声心动图能明确观察肺动脉瓣发育,瓣环大小,跨瓣压差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右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 目前仅作为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补充手段,能较好地显示肺动脉瓣狭窄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由于本病常常是其他复杂性心脏病的病变之一,在鉴别诊断上主要应与其他肺血减少的先心病相鉴别,如法洛四联症和其他发绀型右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如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等相鉴别。通过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可以鉴别。
对中度 以上的肺动脉瓣狭窄,心电图提示右心室肥厚,跨瓣压差大于50mmHg均应进行手术。治疗方案主要包括: ①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主要应用在新生儿严重肺动脉瓣狭窄; ②肺动脉交界切开术,主要适合肺动脉瓣环发育良好,仅仅是肺动脉瓣交界粘连融合; ③右室流出道跨环补片法:适合扩大肺动脉瓣环后仍存在瓣环发育不良,包括右心室流出道梗阻。
一、症状轻度狭窄多无症状;中度狭窄可有心悸,劳累后呼吸困难;重度狭窄常因伴有卵圆孔未闭,除有呼吸困难外,尚可有青紫,杵状指(趾)及心力衰竭等。 二、体征轻度狭窄时心脏大小往往正常;中度及重度狭窄时因右心室增大,可形成心前区隆起;肺动脉瓣狭窄者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收缩期震颤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发展至右心衰竭可见肝大、腹水及浮肿。 三、x线检查右心室增大,肺动脉主干及有肺动脉因狭窄后的扩张而伴有较明显的搏动,而肺野内纹理减少。漏斗部狭窄者,肺动脉主干反见凹陷。 四、心电图右室肥大,电轴右偏或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五、超声心动图可评估狭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用多普勒探查可评估跨瓣压差。 六、心导管检查肺动脉狭窄部位远端压力减低,近端压力增高,右心室造影可显示狭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
疗效判断标准 一、治愈标准 经手术或介入法球囊扩张后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 二、好转标准 症状减轻或消失,右心室肥厚减轻,心功能改善。
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先天性心脏病 | 法洛四联症 | 呼吸困难 | 心力衰竭 | 晕厥 | 心悸 | 心悸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