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药物能够抑制维生素K-2,3-过氧还原酶,而抑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和 Ⅱ在肝脏中的合成。因?首先被排空,接着依次排空因子 ⅠX和?,它们对已形成的血栓没有效,但对进一步形成血块有防止作用,因此,可预防次发性血栓塞的并发症。
大部分药物口服都能完全吸收,不过,它们的吸收速率变化很大。高峰活性通常在2v4天内出现,单次剂量给药后,其效应可持续2v7天,这类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但很微弱。这些药物都被肝脏微粒体酶代谢,主要以无活性的代谢物经尿液排出。
1.预防和治疗各种静脉血栓症及其并发症。 2.治疗伴有栓塞的心房颤动。 3.预防和治疗肺部栓塞。 4.可做为治疗冠状动脉阻塞的辅助剂。 5.预防人工瓣膜的血栓并发症。
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近或预期的手术(特别是眼睛或中枢的手术)、活动性出血、出血、子痫或子痫前期、协迫性流产、不能控制的高血压、肝功能不全、多发性关节炎、真性红血球增多症、恶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维生素C缺乏、脊髓穿刺、连续性胃肠引流、局部阻断的麻醉状态。
皮炎、皮疹、发热、出血、肝炎、白细胞过少。
1.要告知病人仔细观查异常出血征兆(如出血。 4.不要突然停药,要逐渐停药,须花费3至4个星期,通常在停药后2至l0天出血和先天性畸型。饮食注意事项:警告病人避免服用大量绿叶子的蔬菜,包心莱、花卷心菜、鱼、肝,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K,会减少口服抗凝血剂的效应。
成人:第l天300v500mg,第2天200v300mg,第3天l00v200mg,每天平均维持量为25v250mg。
1.口服抗凝血剂若与下列药物并服可增加出血的发生率:肾上腺皮质醇,烷化剂,抗代谢物剂,双嘧达莫,消炎痛,氨基比林,保泰松,喹尼丁,乙酰水酸类和苯磺唑酮。 2.口服抗凝血剂在下列药物存在时,其抗凝血效应降低:制酸剂,巴比妥类,卡马西平,氯化物的杀虫剂,乙氯戊烯炔醇,导眠能,灰黄霉素,氟哌丁醇,口服避孕药。
| 急性肾小球肾炎 |静脉血栓形成 |心房颤动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