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作用机制为阻断内脏平滑肌的毒蕈碱样受体而具有抗毒蕈碱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
本品吸收较快,静脉注射后很快分布于各组织,其中主要分布于肠、肝及肾,消除相半衰期为1.5h。约50%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1.5v2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消除相半衰期为2h。口服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到一定限制。
主要用于胆绞痛、肾绞痛、胃肠道痉挛痛、尿路和胆道痉挛痛、痛经等;亦可用于分娩痛、小儿呕吐、吐奶、腹痛和幽门痉挛等。
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尿潴留、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巨结肠症、重症肌无力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本品耐受性较好,会出现眼内压增加、头痛、头晕目眩、欣快、乏力、嗜睡、恶心及皮肤过敏等反应;肌注和静注可出现短暂口渴、心率加快及视力调节障碍。
1.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紊乱、高血压及高热病人慎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1.口服:2v3次/d,每次50mg。 2.静注或肌注:3v4次/d,每次5mg。 3.栓剂:2v3次/d,每次50mg。 4.滴剂:5v6次/d,每次3v5滴/kg。
本品与抗组胺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其他抗胆碱药合用可增强本品的抗胆碱能作用,但可被拟副交感神经药减弱或对抗。
| 肠易激综合征 |肠梗阻 |腹痛 |麻痹性肠梗阻 |小儿呕吐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