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是由于已致敏的机体对抗原物质(如某些药物、异种蛋白等)发生的强烈全身性变态反应综合征,抗体与抗原结合使机体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心排血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达休克水平;此外,还可发生荨麻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和呼吸窘迫。
1.有用药或毒虫刺咬等致敏原接触史。 2.发作时情况 多为突发,大多数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生于接触抗原5分钟内,有的几十秒钟内便可发病,在极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 3.早期表现超过90%的患者合并荨麻疹、红斑或瘙痒症。早期可出现眼痒、流泪、鼻塞、打喷嚏或卡他性鼻炎,头晕、胸闷、气短及腹部不定位的隐痛或绞痛,继之则可出现喉头水肿和支水肿等呼吸道症状。 4.呼吸困难和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绀、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显著下降。心动过速常见,在非常严重的过敏反应中也可以表现为心动过缓。 5.其他表现患者还可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和泌尿生殖系症状如子宫收缩、尿急感。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不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根据过敏原接触史、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如患者在作过敏试验、应用药物或动物血清时突然出现前述症状,应考虑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休克治疗。处置 1.立即脱离过敏原,平卧,吸氧,肌内注射肾上腺素。 2.监护、吸氧、建立大内径的静脉通道输人等渗晶体液。 3.开放气道,解痉平喘。对有全身性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应立即估计气道开放情况。可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及环甲膜穿刺。 4.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组织胺类药物。 5.应转入ICU,严密监测。注意事项 应警告出院患者症状有复发的可能,并指导其万一发生反应以后如何寻求进一步治疗。但要注意排除:迷走神经血管性晕厥;晕厥、虚脱及用药过量等临床情况。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呼吸困难 | 晕厥 | 休克 | 麻疹 | 水肿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