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 ( Risperidone )
别名: 瑞思哌东、利司培酮、瑞思哌酮、维思通、利哌利酮、Risperdal

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儿童青少年 vs. 成年患者 | 研究速递

医脉通导读本项基于全球性数据库的比例失衡分析显示,相比于成年(18-64岁)患者,抗精神病药相关体重增加在儿童(2-11岁)及青少年(12-17岁)患者中的报告比例畸高,尤其是12岁以下的儿童。具体而言,相比于成年患者,儿童患者中的利培酮相关体重增加的调整后报告比值比(aROR)最高(4.9);青少年患者中,利培酮相关体重增加的aROR最高(3.6),其次为奥氮平(2.9)。考虑到体重增加对患者的危害,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时应密切监测...

医脉通精神科 2022-12-07

抗精神病药剂量越高,体重增加越严重?——针对17种抗精神病药的量效meta分析 | 研究速递

医脉通导读本项纳入97项研究,共333个治疗组的meta分析显示,针对急性加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阿立哌唑、依匹哌唑、卡利拉嗪、氟哌啶醇、卢美哌隆、鲁拉西酮导致体重增加的效应相对温和,而其他抗精神病药的增重效应则相对严重。详见正文。量效关系方面,大部分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鲁拉西酮、利培酮)的剂量与增重效应呈双曲线关系,剂量较高时达到平台而不再显著加剧;阿立哌唑、奥氮平、帕利哌酮的剂量与增重效应的关系呈单调线性增加,在研究剂量下始终未达到平台;喹硫平、齐拉西酮呈钟形曲线,增重效应的峰值出现在中等剂量,高剂量时的增重效应反而较轻。...

医脉通精神科 2022-02-17

五张图,揭示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的理想剂量 | 临床必备

医脉通导读本项纳入2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4,776名患者的量效meta分析显示,总体而言,维持期抗精神病药剂量达到约5mg/d利培酮当量时,降低复发风险的获益即不再随剂量的升高而显著上升。对于达到缓解标准的患者,以及使用高效价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患者,这一平台出现得更早,分别为2.5mg/d和3mg/d利培酮当量左右。然而,随着抗精神病药剂量的升高,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的风险却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剂量高于5mg/d利培酮当量时,不良事件停药风险仍持续上升。...

医脉通精神科 2021-09-01

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建议汇总——2021年日本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指南(二)| 指南共识

锥体外系反应的处理及预防——2021年日本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指南(一)| 指南共识2021年8月,日本临床神经精神药理学会(JSCNP)正式发布2021年版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指南。以下简要介绍首发患者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核心建议(CQ1),涉及抗精神病药的选择(CQ1-1),抗精神病药的最佳剂量(CQ1-2),确定抗精神病药疗效的最佳时长(CQ1-3)、维持治疗的最佳时长(CQ1-4)。推荐等级包括两类:1. 强烈推荐/强烈不推荐;2. 弱推荐/弱不推荐。证据级别及描述见下表:...

医脉通精神科 2021-08-23

抗精神病药用于首发患者时,剂量可以「打几折」?| 文献述评

医脉通导读循证学证据及临床经验提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反应优于多次发作的慢性患者,起效所需药物剂量往往也较低。现有证据一致显示,用于首发患者时,利培酮及氟哌啶醇的剂量可以较常规剂量降低三分之一左右。其他一些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帕利哌酮缓释剂型、喹硫平缓释剂型、齐拉西酮,也呈现类似的趋势,但证据相对较少,有待日后进一步探讨。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基石,针对患者整体的常规剂量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确立。然而,针对一些特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抗精神病药剂量需要单独讨论,以帮助这些患者在获得理想疗效的基础上,尽可能免受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的困扰。...

医脉通精神科 2021-08-06

高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注意事项及临床建议 | 文献述评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医脉通精神科 2021-06-11

首发精神病急性期治疗的有效性:阿立哌唑 vs. 利培酮 | 研究速递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医脉通精神科 2021-03-10

注意:为什么有的抗精神病药需要与餐同服?| 临床必备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医脉通精神科 2020-06-02

一文读懂:精神科临床中的CYP2D6及CYP1A2 | 温故知新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医脉通精神科 2020-05-25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