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
解释 收起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也有主张以Treitz韧带为界)和胆道。但临床所见,出血几乎都发生在Treitz韧带的近端,很少来自空肠上段。为了叙述方便,将小肠出血归到下消化道大出血进行讨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报道都有差异。根据国内资料,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有下列五种常见的病因:1.胃十二指肠溃疡 见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2.门静脉高压症 见门静脉高压症。
    3.出血性胃炎(hemorrhagic gastritis) 又称糜烂性胃炎(erosive gastritis)或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约占5%。病人多有酗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史;也可以发生在休克、脓毒症、烧伤、大手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后。表现为表浅的、大小不等的、多发的胃粘膜糜烂,底部常有活动性出血和血块,部分病例仅见弥漫性渗血,可导致大出血。
    4.胃癌 约占2%~4%。癌组织缺血坏死,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引起大出血。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黑粪症比呕血更常见。
    5.胆道出血(hemobilia) 各种原因导致血管与胆道沟通,引起血液涌入胆道,再进入十二指肠,统称胆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胆道感染、肝外伤,其他原因有肝胆肿瘤、肝血管瘤、胆管结石压迫和手术损伤等。胆道出血的三联症是胆绞痛、梗阻性黄疸和消化道出血。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辅助检查 展开
3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4 诊断依据 展开
5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