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或分泌不足;或因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和发病年龄可分为先天性甲减和获得性甲减两类,小儿时期多数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往曾称为呆小症或克汀病。本病分为两类:散发性甲减是由于胚胎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发育异常、缺如或异位,或是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酶缺陷所造成;地方性甲低是由于水、土或食物中缺碘所致,多见于甲状腺肿流行地区。
1.新生儿期表现 (1)常为过期产,出生体重超过正常新生儿。 (2)喂养困难,哭声低,声音嘶哑。 (3)胎便排出延迟,声音嘶哑。 (2)特殊体态:身材矮小,上部量大于下部量,腹大、便秘,表情淡漠,面色苍黄,黏液性水肿,智力低下,性发育延迟为特点。
1.根据发病年龄;患儿是否来自甲肿流行地区;符合以上临床表现者。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T1 、T2及TSH浓度测定:T3,T4降低;TSH水平增高,若>20mU/L可确诊。必要时测游离T3和游离T4及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2)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测定,以除外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所致甲减。 (3)基础代谢率:降低,能合作的较大患儿可进行此项检查。 (4)血胆固醇、肌酸激酶和甘油三酯常增高。 3.X线检查 骨化中心出现延迟,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一岁以下者应拍膝甲状腺核素扫描 有助于甲状腺发育不全、缺如或异位的诊断。
治疗 1.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终身服药;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注意剂量个体化,根据年龄逐渐加至维持剂量,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2.替代治疗 (1)L一甲状腺素钠:维持剂量:新生儿10μg/(kg·d);婴幼儿8μg(kg·d);儿童6μg/(kg·d),每日一次口服,必须依据血清T3、T 4、TSH测定值进行调整。 (2)甲状腺片:维持剂量:2~6mg/(kg·d),每日一次口服,亦须依据血清T3、T 4、TSH测定值进行调整。 3.定期随访 开始治疗后,每2周随访一次,当血清T4,TSH正常后可每3个月一次,服药1~2年后可每6个月一次。每次随访均应测量身高、体重、甲状腺功能;每年测定骨龄一次。
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
生长发育 | 黄疸 | 便秘 | 水肿
| 戊酸雌二醇/环丙孕酮 |普罗雌烯 |维生素A/维生素D |高锰酸钾 |樟醇 |知柏地黄丸 |苯甲酸雌二醇 |氯喹那多/普罗雌醚 |醋酸 |莪术油 |氯霉素 |己烯雌酚软膏 |结合雌激素/甲羟孕酮 |己烯雌酚 |雌三醇 |尼尔雌醇 |结合雌激素 |己烯雌酚 |结合雌激素 |己烯雌酚 |妊马雌酮 |己烯雌酚 |雌三醇 |己烯雌酚 |尼尔雌醇 |妊马雌酮 |附桂八味丸 |洁尔阴洗剂 |己烯雌酚 |复方莪术油 |腐植酸钠 |保妇康栓 |舒康凝胶剂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