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 ( foot and mouth disease;aphthae epizootic )
别名: 口蹄疫;aftosa;aphthous fever;口疮热;口蹄病
解释 收起

概述: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 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易感的是牛类,猪也易感,羊、山羊、骆驼、象等均有发病报告,人亦可 感染。主要是人与动物接触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唇、牙龈、颊部、舌的边缘、手足颜面等处的黏膜、 皮肤先出现红点、继生水疱,水疱破裂后成溃疡、结痂后痊愈,时伴有 发热、 头痛、四肢痛、 眩晕、 呕吐、 腹泻等。一般预后较好。
    口蹄疫(aphthae epizootic)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为感染病毒的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传播途径为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瘢,经皮肤黏膜感染的;偶尔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病例。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17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