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简称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即可发病,但新生儿较少见。国外偶有院内感染导致产科医院新生儿病房爆发流行的报道。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其中半数以上为1岁以内婴儿,男多于女,其比例约为1.5~2∶1。潜伏期约4~5日。初期可见咳嗽、鼻堵塞。约2/3的病例有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改变。 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 呼吸困难。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卜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remodel-ing人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
【病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简称合胞病毒,也属副粘病毒科)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可引起间质性病毒性肺炎和58%的肺炎及肺炎和50%~75%的肺炎的典型所见是肺炎死亡病儿1例,用组织荧光抗体检查法检出大量合胞病毒,未见人球蛋白沉着,认为肺炎病变可能主要是合胞病毒对肺的直接侵害,并非变态反应所致。
X线检查:多数有小点片状阴影,大片状者极为罕见。约1/3病儿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在(5~15)×109/L(5000~15000/mm3)之间,多数在10×109/L(10000/mm3)以下。中性粒细胞多在70%以下。
近十年来合胞病毒肺炎及肺炎临床上几乎无法区别。重症肺炎则高热持续,肺炎严重。本病诊断主要根据病毒学及血清学检查结果。近年来利用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及血清中IgM抗体的间接法免疫荧光技术,ELISA,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生物素抗生物素ELISA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PAP)、单克隆抗体荧光法等都能进行合胞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与流感、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迁延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腺病毒肺炎等其他病因的肺炎相鉴别。
要特别重视一般治疗,注意隔离,努力防止继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只用中医治疗即可。一般治疗参阅支感染有效。此外,近年来上海新华医院用乳清液(初乳稀释液)雾化治疗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温州医学院从初乳提取SIgA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可以应用。
可有鼻炎、咽炎、喉炎、细支气管炎等。
【预后】合胞病毒感染极广。在北京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IgG抗全的结果(1978):脐带血阳性率93%,出生至1个月为89%,1~6个月为40%,2岁及3岁均达70%以上,4岁直至14岁均为80%左右阳性(补体结合测定与此一致)。 由于母传抗体不能完全地预防病毒感染率高达30%~50%。 本病一般较轻,单纯病例6~10日临床恢复,X线阴影多在2~3周消失。如隔离措施不力,易有继发感染,再度肺炎极少死亡。
毛细支气管炎 | 支持疗法 | 呼吸困难 | 心力衰竭 | 肺炎 | 发热 | 咳嗽 | 麻疹 | 水肿 | 昏迷
| 肺部感染 |三凹征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