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本病在20多年前,全世界有75万患者,近年来发病明显减少。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如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中美洲及墨西哥,尤其在巴西亚马逊州的一些地区已成为本病的疫源地。东南亚、中部非洲及太平洋地区也有少数病例报道,但对美洲以外
品他病的存在尚有争议。据1982v1983年巴拿马流行区人群作血清学调查,其阳性率达20%,其中有2%v3%5岁以下儿童发现有活动性
品他病。
本病的传染源为患者,确切传播途径尚未明,可能与长期密切接触有关。因患者
皮肤角化过度的破损处常溢出渗出液,其中含有螺旋体。可通过直接接触、苍蝇吸吮或搔痒等经伤口而传播。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地处树木茂盛地区或近河岸的村庄发病率较高。本病主要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