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 ( dry eye syndrom )
别名: 角结膜干燥症 (Kerato conjuctivitis sicca)
解释 收起


    干眼症(dry eye syndrome)或称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ctivitis sicca, KC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或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及眼表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引起眼表组织病变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
    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德国(问卷调查的方式)55~59岁的人群中22.8% 的女性和9.9%的男性有干眼的症状,在45~54岁人群中约20%的女性和5%的男性有干眼症状;美国65~84岁人群中14.6%(约430万)的人患干眼症;加拿大一项对13517人的问卷调查中28.7%的人有干眼症状,1.6%症状较严重;日本在一项对2127人的调查中17%有干眼症状,经常使用计算机和佩戴隐形眼镜(接触镜)者发病率较对照人群明显升高;张汗承根据调查结果指出我国缺泪性角结膜干燥症发病率约为2.7%,约有3000万人以上。因此,干眼应视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从古老的沙眼到现代文明眼病—— 电脑荧屏终端综合征都可以引起干眼。干眼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到成千上万的人。
    干眼症按病因可以分为水样液缺乏性干眼(aqueous tear deficiency,ATD),黏蛋白缺乏性干眼,脂质缺乏性干眼(lipid tear deficiency,LTD),泪液动力学异常所致干眼症和混合型干眼症。
    1.水样液缺乏性干眼
    主要由于泪腺功能低下所致,是最常见的干眼原因,如先天性、无泪腺、老年化泪腺功能降低,或某些自体免疫性疾病造成的泪腺炎症,感染,长期使用某些药物,都会造成泪液的分泌不足,长期戴隐形眼镜,由于降低了角膜敏感度,也会影响泪液的分泌。
    2.脂质缺乏性干眼
    由于眼睑疾病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泪液脂质成分减少,泪液蒸发过强。
    3.黏蛋白缺乏性干眼主要的病因有眼类天疱疮、缺乏维生素A、Stevens—Johnson综合征、慢性结膜炎、沙眼、化学性灼伤等。
    4.泪夜动力学异常性干眼
    包括瞬目异常(第V对脑神经和第
    Ⅶ对脑神经麻痹等),液排出延缓,球结膜松弛,睑裂闭合不全,眼睑位置异常(睑外翻、睑内翻、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引走 的眼表炎症所致泪液动力学异常。
    5.混合型干眼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多导致的干眼。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干眼症的可能病因和诱因包括:
    1.患者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
    长期处于空气不流通、空调开放的环境里工作可以引走干眼症状,如“大楼疾病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注意力过度集中的工作司以导致瞬目减少,使泪液蒸发加快,如过长时间的使用电脑,在荧屏前工作可形成“视屏终端综合征“(video display terminals,VDT)。
    2.眼部手术史及既往病史
    角膜缘干细胞是角膜上皮更新的重要来源,是维持眼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眼表化学伤、热烧伤、长期配戴接触镜、角结膜缘多次手术、严重的眼表感染及眼类天疱疮均可造成角膜缘干细胞的损害或功能障碍。此外,三叉神经减压术、头面部放疗均可能使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发生改变。其次,还应注意谊问既往角膜移植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泪小点手术、眼睑手术与外伤史。
    3.局部以及全身用药
    服用抗抑郁药物、口服避孕药、抗组胺药、阿托品、酚噻嗪及掮高血压药可使泪液分泌减少;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等眼药可因药物本身或防腐毒性而导致干眼病情加重。
    4.全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伴有干眼症状
    如Sjögren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综合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及Wegner肉芽肿,所以对全身病史的询问不容忽视。
   
    (二) 症状
    患者的主觉症状是诊断干眼病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些患者虽然具有干眼客观体征 但无主诉症状,是否诊断干眼症应慎重。干眼症的主要症状有眼部干涩、红痛、烧灼感、异物感、眼泪增多、丝状分泌物、视疲劳、畏光及视力下降,以及对风、热、湿度低或长时间用眼敏感等,轻者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导致眼表组织干燥、融解、穿孔,严重损害视功能。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诊断要点 展开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4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5 预后评价 展开
6 病程和预后 展开
7 最新进展 展开
8 诊断标准 展开
9 诊断依据 展开
10 相关课件 展开
11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