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
本病病人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的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易被误诊为胸痛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心包积液,心衰,心包积液,心衰,心包积液体征 心尖搏动微弱或不能触及,如能触及,则在心浊音左界内侧.心界向两侧扩大,卧位时心底浊音界增宽,心音低而遥远.大量积液时,在左肩胛下区可出现浊音及支气管呼吸音,称为Ewart征。
【病因】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心包积液顽固难治,难以彻底根除。明确病因,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可使心包积液缓解或根治。
1、X线检查: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300毫升以上);大量积液(大于1000毫升)时心影呈烧瓶状,上腔静脉影增宽,透视下心脏搏动弱。肺野清晰可与心力衰竭相鉴别。2、心电图:常有低电压、心动过速、大量积液者,可见电压交替。3、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在心前壁之间和心后壁之后均见有液性暗区,即当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间最大舒张期暗区(10毫米时,则积液为小量;如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则为大量)。4、心包穿刺:可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解除心包填塞症状。留取部分积液进行相关病因的实验室检查。
需与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结核性心包炎常见症状为心包炎是风湿性全心炎的一部分,多见于青少年,心包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病例被确诊。病变主要累及心包脏层,呈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缩窄性心包炎(consrictive pericarditis)。
(一)内科治疗对于治疗方案缺乏统一的意见,大多取决于治疗者的个人经验。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二)外科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病人、高龄病人;但术后心包积液的复发率较高。为减低复发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围。经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方法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在本世纪70年代始将其称为心包开窗。然而,心包开窗的治疗机制,只是近数年才得以明悉。研究表明,在持续充分引流的基础上,心外膜与心包之间出现纤维粘连,心包腔消失,是心包开窗具有长期疗效的原因。经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技术:切口起自胸骨下端并向下延伸,共长约6~8cm。正中切开腹白线上段,显露并切除剑突。钝性分离胸骨后壁与心包前壁之间的疏松组织。以外牵开器显露上腹部切口,以一直角拉钩拉起胸骨下端。切开心包前壁,吸除心包内液。将心包切除约3cm×3cm,完成心包开窗。经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放置心包引流管。缝合切口。心包引流管留置4~5d。2.经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 本方法引流 完全,复发率低。由于切除了较多心包,减少了产生心包积液和产生心包缩窄的根源,因此手术效果确切可靠。但手术损伤较大,可能出现肺部及切口并发症。心包部分或全部切除的手术操作:可经胸骨正中切口,亦可经做左前或右侧开胸。 ⑴部分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处,下方近膈肌;左右向两侧切除达两侧膈神经前方1cm。 ⑵全部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处,下方至膈心包的中点;右侧切除至右膈神经前方1cm,左侧切除至左肺静脉,注意保留左膈神经勿受损。心包切除后引流管经胸腔引出,术后保留4~5d。3.使用胸腔镜(VATS)的心包切除、胸腔引流 可在较大的范围切除心包,损伤甚小,引流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但麻醉较复杂。应用胸腔镜行心包切除的要点:病人全麻,心包积液; ②是否出现心包缩窄; ③是否出现再次心包手术的指征。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的病人经外科治疗后,症状缓解,心包积液大多消失。目前认为,上述几种心包切除的范围有明显区别。但在手术的近期效果上未发现有明显区别。如果综合考虑到手术的效果和损伤则胸腔镜手术优于剑突下引流。对于不同术式的选择主要依据病人的整体状况和外科医师的经验与习惯。在远期效果,剑突下心包引流的复发率略高于经胸手术;而胸腔镜手术的结果还有待观察。
心包积液常常做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而存在,如心包积液并发心包积液后,回心血流受阻,颅内血管内压力增高致血管破裂有关。因此在治疗时应严格注意其它伴发的症状,如出现一些难以用本病解释的症状时,应该积极查找其他疾病,以免漏诊而得不到及时治疗。2、发心包积液内含有脓性细胞,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帮助极大。
【预后】心包积液通常是作为其它疾病的一种并发症而存在,这的病因很多,主要有心脏手术后引流不通畅及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外伤、心包积液最为常见。故对本病的预防主要是要积极地治疗原发性疾病,同时因为本病的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易与其它疾病混淆,因此在治疗上述病因中的疾病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存在,严格观察,一量发现则需积极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呼吸困难 | 心脏损伤 | 心包疾病 |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 | 结核病 | 动脉瘤 | 脑出血 | 淋巴瘤 | 肺炎 | 心悸 | 出血 | 胸痛 | 心悸 | 发热 | 咳嗽 | 休克 | 水肿
| 非凹陷黏液水肿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体征 |心包填塞 |心包压塞 |心音低钝 |心音微弱 |心音遥远 |心脏穿透性损伤 |血性渗液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