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按一定的频率、速度及顺序传导到结间传导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蒲肯野纤维网而到达心室肌,此称窦性心律。如激动的频率、起源或激动传导不正常,都可构成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简称早搏,由心脏异位兴奋灶发放的冲动所引起,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异位起搏点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可由疲劳、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引起,也可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此外,药物及毒物中毒、电解质紊乱、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期前收缩。健康学龄儿童约有1%~2%有期前收缩。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小儿症状较轻,常缺乏主诉。个别年长儿可述心悸、胸闷、胸部不适。既往可有发病病史。
(二)查体要点
扪测脉搏或心脏昕诊可检测到早搏,早搏次数因人而异,同一患儿在不同时间亦可有较大出入。某些患儿于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早搏减少,但也有反而增多者。后者提示可能同时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的可能闷、胸部不适。既往可有发作病史。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是由心脏异位兴奋灶发放的冲动所引起,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异位起搏点可位于心房、房室交界或心室组织。分别引起房性、交界性及室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为多见。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可由疲劳、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所引起,但也可发生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另外,某些药物、缺氧、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均可引起过早搏动。健康学龄儿童中约1%~2%有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