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周角化症(keratosis pilaris,KP)又称毛发角化病,是一种慢性的毛囊角化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异常和代谢障碍有关。甲状腺功能不全、库欣综合征、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发病率较高。本病也常与鱼鳞病、异位性皮炎同时发生。在正常人中本病占相当大的比例,约占所有种族的50%。发病无种族差异。青少年中发病率约50%~80%,成人约为4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30%~5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故有认为本病是具有不同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诊断思路
(一)病史特点
①始发于儿童,青春期最明显,成年期好转。
②好发于上臂、股外侧和臀部。
③原发损害为针尖大小的毛囊性丘疹,正常肤色或淡红色;毛囊周围常有红斑,红斑显著时称为毛发红色角化病。
④有时丘疹顶端有一灰褐色或灰白色的圆锥状角质栓,内含卷曲的毛发,剥除角栓,可见一微小的凹窝,但很快就有新的角质栓形成。
⑤部分患者角栓不明显,仅见针尖大小的角化性丘疹。
⑥冬重夏轻,一般无自觉症状。
⑦有两种特殊类型:面部萎缩性毛发角化病:皮疹为红色微小的毛囊性丘疹,对称分布于耳前方的颊部,或伴网状萎缩;眉部瘢痕性红斑:位于眉毛部位,可累及额、颊、头皮,表现为持久性红斑和毛囊角化性小丘疹,丘疹中央眉毛变细、折断,愈后遗留萎缩性点状瘢痕伴永久性眉毛脱落。
(二)检查要点
①基本损害为针尖大小的毛囊性丘疹,正常肤色或淡红色。
②部分患者丘疹顶端有一灰褐色或灰白色的圆锥状角质栓,内含卷曲的毛发,剥除角栓,可见一微小的凹窝,但可有新的角质栓形成。
③触摸患处,可有锉齿感。
④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伸侧和臀部。
(三)诊断步骤
诊断流程见图27—3。
毛周角化病(keratosis pilaris),又称毛发苔藓,其毛囊口出现微小角质栓,可伴有红斑,属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