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导管癌 ( salivary duct carcinoma )
别名: 涎腺导管癌
解释 收起

概述: 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由Kleisasser等1968年首次报道,其组织学表现与乳腺导管癌极为相似,是一类极少见的,高度恶性的涎 腺癌其后在一些学者明确本病特点并分析他们所报告的病例后认为其中有2例是上皮- 肌上皮癌。1991年WHO新分类中已明确将其列为 涎腺恶性肿瘤的一个类型。     涎腺导管癌的发病情况很难确定,因为很多涎腺 肿瘤的研究报告未将其单列,往往将其归入 腺癌一类。国外报告在100例左右,国内俞光岩等报告11例。
    1.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是由Kleinsser1968年首次报道并命名。WHO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中已将其列为一类独立的肿瘤。涎腺导管癌属少见肿瘤,是所有涎腺肿瘤中恶性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好发于腮腺,占80%;下颌下腺、舌下腺、舌及上唇也可发生。发病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依据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