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骨折
解释 收起


    骨的某些相对纤细部位或骨结构形态变化大的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当受到较长时间的反复、集中的轻微外伤后,发生骨小梁骨折,并随即进行修复,但在修复过程中继续受到外力作用,使修复障碍,骨吸收增加。这一过程反复发生,终因骨吸收大于骨修复而导致完全骨折。
    疲劳骨折好发于第2跖骨干、第3、4跖骨、腓骨远侧、胫骨近侧和股骨远侧。慢性损伤是疲劳骨折的原因,这种骨折常发生长于途行军之后,故又称为行军骨折;田径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腓骨下1/3或胫骨上1/3易发生疲劳骨折,这与小腿肌反复、猛烈收缩及足掌跳跃着地的间接暴力有关。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一至数周内有过度使用性损伤病史,如长距离行军、舞蹈训练、运动员集训等大运动量活动。儿童典型病史常不清楚,不知不觉中出现四肢局部疼痛,随活动渐加重。早期多在活动后出现症状,继而会在训练中发生疼痛并影响活动,夜间休息后疼痛减轻。
   2.查体要点 体检局部点状压痛,局部软组织肿胀,骨折部局限叩痛,但无反常活动,后期可触及梭形骨质增厚。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辅助检查 展开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5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6 预后评价 展开
7 病程和预后 展开
8 最新进展 展开
9 诊断标准 展开
10 诊断依据 展开
11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