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扰心,痰火扰乱心神所表现的证候。是心悸的一种。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面红目赤,狂躁谵语,痰黄稠。【相关症状】
【病因】多由五志化火,炼液成痰,痰火内盛;或外感热邪,热邪灼液成痰,热痰内扰引起此证。
重症心悸时应予心电监护,中西药物综合抢救治疗
本证当与心火亢盛、痰迷心窍证相辨别。心火亢盛证以心胸烦热、不寐,溲赤为主症;本证则以狂乱、意识障碍、喉间痰鸣为主症。而痰迷心窍证表现为神识痴呆或神志昏糊,苔白腻为主症。
【中医治疗方案】辨证注意点:抓住痰盛、热盛及心神错乱的临床特征,即可诊断本证。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方中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温胆汤清热化痰。全方使痰热去,心神安。可加栀子、黄芩、全瓜蒌,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可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镇心安神。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热通腑。火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生地滋阴养液。常用的中药抢救措施有: ①脉率快速型心悸可选用心悸可选用参附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缓慢静注或静脉滴注。
或见失眠心烦,头晕目眩,痰多胸闷;或见语言错乱,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打人毁物等。
【预后】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心悸 | 心悸 | 不寐 | 便秘
| 饭后心悸 |肺火 |口鼻生疮 |劳累后感觉胸闷 |劳累后心悸 |排痰无力 |热痰口臭 |舌苔发黑 |实火 |实脉 |顽固性便秘 |五志化火 |习惯性便秘 |心悸伴乏力、面色苍白 |心悸伴高血压 |心悸伴心率异常 |新生儿便秘 |胸闷 |胸闷憋气 |虚火 |一时性便秘 |孕妇口苦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