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癌较为罕见,约为每百万人口2~10例。男女比率报告差异甚大,但女性高于男性,年龄组以40~50岁及5岁以下儿童为多见。肾上腺皮质癌恶性程度较高,一旦发生转移,预后较差。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如能完全切除也有长期生存的报告。肾上腺皮质癌可以发生在皮质球、束、网状带,因此分泌有不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如库欣综合征、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 6.发热、消瘦、腹水等晚期恶性肿瘤的表现。
出血、坏死、钙化;肿瘤向包膜外浸润,静脉内形成癌栓,出现远处转移病灶。 2.放射性核素扫描 肾上腺皮质腺癌对核素-胆固醇吸收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或良性腺瘤。 3.实验室检查 血皮质醇、醛固酮、脱氢异雄酮、肿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确诊。
诊断流程 (图39-3)
1.神经母细胞瘤 ①为肾上腺髓质分化差的神经母细胞瘤可有尿中VMA、HVA增高。 2.嗜铬细胞瘤 ①临床表现有高血压、头痛、高代谢、高血糖、多汗等。 ②24小时最VMA、血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3.儿茶酚胺水平一般正常。 4.髓样脂肪瘤 CT为负值,无内分泌功能。
1.手术 手术治疗仍为主要手段,切口应充分暴露以利完全切除。侵及邻近器官如能切除也要扩大手术范围。静脉癌栓要尽量取出。术前准备应按不同内分泌功能肿瘤做相应处理。介入治疗可辅助手术,或用于对不能切除者的姑息注治疗。 2.放疗 多数人认为放疗不失为治疗局部残留或转移的一种手段,尤对晚期骨转移病人放疗尚有较好解除症状和止痛的作用。 3.药物 (1)双氯苯二肿瘤而和双氯苯二氯乙烷合用。 (3)metopirone(SU4885):该药能抑制氢化酶的功能,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受到影响。可于术前术后应用,剂量为250~500mg,每6小时1次。 治疗步骤 (图39-4)
肾上腺皮质癌肿块彻底切除,存活五年以上为治愈。临床缓解指标为:对不能完整切除者,通过放疗、药物治疗后,肿块缩小,临床症状改善,各项内分泌检查指标改善。 肾上腺皮质癌恶性程度高,预后不好。与肿瘤大小、是否完整切除、有无转移等因素密切相关。总的五年生存率为10%~25%,手术完全切除的五年生存率可提高到40%,且有长期生存的报告。
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是单一形式出现,有功能的约占60%,易早期发现,尚有40%为无功能性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旺盛葡萄糖代谢,因此,病变部位呈现出明显异常发射性浓聚,为早期诊断提高重要根据。 此外,肾上腺肿瘤恶性可能性随体积增大而增大,资料肾上腺皮质癌直径<6cm,对于直径>3cm的肿瘤,多数学者认为: ①有功能的应早期手术。 ②>3cm年龄在50岁以下者则主张手术切除。 ③年龄在50岁以上,肿瘤在3~4cm,又没有分泌功能的可以定期随访。
1.肿瘤是否有功能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和试验明确。 2.CT、MRI对鉴别肾上腺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价值。恶性肿瘤体积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CT值高,有不均质增强,MRIT 呈高信号,低于肝脏多为恶性肿瘤。
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
库欣综合征 | 内分泌系统 | 嗜铬细胞瘤 | 高血压 | 出血 | 发热 | 头痛
结合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将肾上腺皮质癌分为四期:工期为肿瘤局限于包膜内,直径<5cm;II期为肿瘤局限于包膜内,直径>5cm~ Ⅲ期为肿瘤浸润包膜外组织,可有肿瘤<5cm;T2肿瘤<7.5cm,无侵犯;T3任意大小,局部侵犯,未侵入邻近器官;T4任意大小,侵入邻近器官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