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结核病
①多为全身粟粒型结核病的一部分;
②可继发于重症肺结核病、肠结核病;
③肝表面细小结节(肝包膜下结核性肉芽肿);
④汇管区、肝小叶内结核性肉芽肿。
(二)肝结节病
①60%以上的全身性结节病可累及肝脏;
②无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多见于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
③多无肝病病征,偶尔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异常。
(三)肝梅毒
①发生于第三期梅毒;
②树胶肿形成(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质韧);
③树胶肿纤维化和继发收缩,形成分叶肝。
(四)肝麻风:汇管区麻风小结形成,内含泡沫样麻风细胞。
(五)肝放线菌病
①多源于阑尾或大肠放线菌病经门静脉播散;
②单发或多发性黄色结节,大小不等,较硬。
(六)其他
①药物反应;
②伤寒;
③风湿病;
④真菌(例如组织胞浆菌病)感染;
⑤血吸虫病;
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七)肝特发性肉芽肿:不能明确病因(近30%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