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 dislocation of elbow joint )
别名: 肘关节脱位;曲瞅骱出
解释 收起

概述: 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由于 肘关节脱位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结构损伤,在诊断和治疗时应加以注意,防止误诊。
【解剖及生理概要】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杨志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描述为:">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尺骨鹰嘴窝、桡骨头及关节囊、韧带构成。主要完成屈伸活动及很少的尺偏、桡偏活动。在肩、肘、髋、膝四大关节中发生脱位的几率最高。
    肘关节脱位并不少见,发生率仅次于肩关节脱位,发生后需及早复位。可分为急性脱位和复发性脱位。急性脱位相当常见,占所有肘部损伤的28%。常是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一种高能量创伤,且常遗留关节活动受限。然而复发性脱位却极为少见,通常都为后脱位。按脱位隋况可分前脱位、后脱位、侧方脱位、脱位合并骨折,其中后脱位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青壮年,由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所造成。

    肘关节脱位为常见损伤,约占肘部损伤的5.4%,多见于青少年和成年人,老年人和儿童少见。肘关节是由肱桡关节、肱尺关节和上尺桡关节3个关节所组成,这3个关节均包裹在一个关节囊内,有一个共同的关节腔,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但其两侧的纤维层则增厚形成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关节囊纤维层的环行纤维,形成一坚强的桡骨环状韧带,包绕桡骨小头。肘关节从整体来说,以肱尺关节为主,与肱桡关节、上尺桡关节协调运动,使肘关节作屈伸动作。肘部的三点骨突标志是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伸肘时这三点成一直线,屈肘时,这三点成一等腰三角形,因此又称“肘后三角”。肘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脱位之一,多发生在青壮年,儿童与老人少见。按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侧脱位3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多因传导暴力或杠杆作用所造成。患者跌倒时,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掌面触地,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以致鹰嘴尖端急骤撞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产生有力的杠杆作用,使止于尺骨冠状突上的肱肌及肘关节囊的前壁被撕裂,肱骨下端向前移位,尺骨鹰嘴突则向后移位,这就造成临床上常见的肘关节后脱位。由于暴力作用不同,尺骨鹰嘴还可以向内侧或外侧移位,形成关节侧方脱位。若屈肘位跌倒,肘尖触地,暴力由后向前,可将尺骨鹰嘴推移至肱骨的前方,而成为肘关节前脱位,多并发尺骨鹰嘴骨折。 偶尔可出现肘关节分离脱位,因为肱骨下端脱位后插入尺桡骨中间,使尺桡两骨分离所致。不少病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肱肌被剥离,骨膜、韧带、关节囊被撕裂,以致在肘窝形成血肿,该血肿容易发生骨化,成为整复陈旧性肘关节脱位的障碍,或影响复位后肘关节的活动功能。另外,肘关节脱位可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有的还夹人关节内,影响复位,若被忽略会造成不 良的后果。移位严重的肘关节脱位,可能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应予注意。
    2.查体要点
    (1)症状: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2)体征 
    1)肘关节后脱位:肘关节呈屈曲135°位弹性固定,肘窝前饱满,可摸到肱骨下端,尺骨鹰嘴后突,肘后部空虚,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骨性标志的正常关系改变,与健侧对比前臂前面明显短缩。若有侧方移位,还呈现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
    2)肘关节前脱位: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肘关节过伸、屈曲受限,呈弹性固定,肘前隆起,可触到脱出的尺桡骨上端,在肘后可触到肱骨下端及游离的鹰嘴骨折片,前臂前面较健侧长,“肘后三角”正常关系改变。
    3)肘关节侧方脱位:肘关节左右径增宽,并有内翻或外翻畸形。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标准 展开
14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8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