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肺部良性肿瘤比较少见,其种类很多,可起源肺和支
气管的所有各种不同类型细胞,以
错构瘤为最常见。
肺部良性肿瘤的临床共同特点是:多数病例无症状,无阳性体征,往往是在X线检查时发现,
肿瘤多数位于肺的周边部位,体积较小,绝大多数是单发,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或结节状,密度均匀,边缘锐利,极个别的有毛刺。X线胸片、体层摄影、支
气管造影、CT扫描等检查对于显示和分析
肺部良性肿瘤的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最后确
切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只要病人情况允许,均应手术治疗。常采用创伤小、手术安全度大的肺楔形或肺段切除术,疗效良好。
肺良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肺实质或支气管内的良性肿瘤,在肺肿瘤中少见。常见的肺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肺错构瘤、炎性假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少见的还有畸胎瘤、纤维瘤、肺化学感受器瘤等。
一、肺错构瘤
肺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肺部良性肿瘤,是包含肺的所有正常组织成分、数量异常、排列异常或分化程度异常等形成的肿瘤样畸形,占所有肺部良性肿瘤的3/4。肺错构瘤内含成分主要为软 、纤维结缔组织、平滑肌、腺体、脂肪以及支气管组织,有时有骨组织或钙化。肺错构瘤大 在成年以后发病,其I临床表现与发生部位显著相关,支气管内型可因肿瘤堵塞支气管出现咳嗽、胸闷、咳痰以及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症状;肺内型多为单个存在于肺实质内,可长期无症状,增长速度缓慢。错构瘤在 CT上多呈良性表现,边界清楚,密度高,有分叶感,无毛刺等,典型特征性征象为爆米花样钙化,或显示钙化影。经胸膜穿刺活检可提高诊断率,诊断阳性率85%。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型有意义。近年来发现肺错构瘤也有恶变可能,因此,原则上主张早期手术。手术以局部摘除术或肺楔形切除为主,随着支气管镜介入技术 进步,支气管腔内肿瘤摘除和电视胸腔镜手术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二、炎性假瘤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良性的以炎性肉芽组织为主的肺实质占位病变,发病率仅次于错构瘤。病理 征是组织学的多型性,肿块内含有肉芽组织及多寡不等的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假黄瘤细胞及血管增生等,最近有学者提出,肺炎性假瘤是一种克 性疾病,是真性的肿瘤而不是炎性病变。在症状上,肺炎性假瘤无特异性表现,典型的肺 性假瘤在CT上多表现为肺外带孤立阴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分界清楚,直径3~6cm多见,但有些病灶可有毛刺、分叶、钙化、液化空洞,邻近的壁层胸膜可增厚。确诊仍依赖病 学检查,包括穿刺活检以及手术病理等。炎性假瘤虽为良性但有进行性增大及恶变倾向,一经发现以手术切除为宜。
三、血管瘤
肺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间质源性良性肿瘤,为先天性或后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先天性肺血借:瘤主要病理改变为肺血管环发育缺陷,致肺动静脉之间产生分流和异常血管团,后天性市发生于肝硬化、血吸虫病、外科手术后等。综合病理文献资料,可将肺血管瘤分为四种类型:静脉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本病多见于青
三、血管瘤肺血 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间质源性良性肿瘤,为先天性或后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先天性肺血借:瘤主要病理改变为肺血管环发育缺陷,致肺动静脉之间产生分流和异常血管团,后天性市发生于肝硬化、血吸虫病、外科手术后等。综合病理文献资料,可将肺血管瘤分为四种 型:静脉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病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瘤体增大可出现问断咳嗽、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等,晚期可有咯血甚至瘤体破裂导致胸腔大出血。x线胸片可见肿瘤呈类圆球形、密度均匀、轮廓清晰、光滑整齐。偶有钙化点(静脉石)。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能显示血管瘤本身及其周围的全部有关血管,是目前惟一可靠的诊断方法。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四、平滑肌瘤
肺平滑肌瘤是起源于肺血管、支气管及周围肺实质平滑肌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少见,占肺良性肿瘤的2 %,多为单发肿瘤,极少为多发,男性略多于女性,多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少部分因咳嗽、胸痛就诊。胸片及CT表现为肺实质内类圆形结节影,边界清楚,通常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诊断主要通过肺穿刺活检、胸腔镜及手术病理。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