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根炎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脊神经根炎性及变性疾病的总称,病变可侵及颈、胸、腰、骶任一节段的脊神经根。临床上以颈胸神经根和腰骶神经最常受累,引起肩背痛及腰腿痛。
起病可急可缓,常有感染、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肌肉、骨骼、内脏疾病引起 炎症等。因为臀上皮神经来自腰1~腰3脊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分布于臀上外侧疼痛常出现于腰、臀、大腿部,很少超过膝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脊神经根炎的病因繁多,硬膜内、外段神经根炎的病因亦不尽相同。膜内段神经根炎常由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等引起;膜外段神经根炎常因局部受凉、受潮(引起神经营养敌血管痉挛、缺血、水肿)、肌肉及横突外伤和炎症等引起。膜内脊神经根炎的病变常较广泛,且多为双侧性者;膜外段者病变常较局限,多为单侧性者。
1.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有辅助意义。脑脊液可有轻度淋巴细胞增高。2.诱发电位。受损范围内的肌肉可呈失神经性肌电图改变,周围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感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3.头颅CT及核磁共振。
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1.颈椎病:症状与颈胸神经根炎较相似。但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可有眩晕或脊髓受累表现。叩击头顶或自头顶向颈部加压时,可引起上肢疼痛加重(Spurling征)。颈髓X线摄片或CT检查可见颈椎疼痛部位常在一侧的锁骨上窝或肩部,逐渐扩展至同侧上臂、前臂及手部、尺侧较甚。臂丛神经干(锁骨上窝处)有压痛,牵拉上肢时可诱发或加重疼痛。4.胸腔出口综合征:主要由疼痛。锁骨下动脉受压出现手部皮肤苍白、发凉、甚至有雷诺现象。患肢过伸及外展时,桡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此外,尚需与脊髓空洞症、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鉴别。
主要在于消除病因,改善神经营养代谢及促进神经机能的恢复。1.病因治疗:控制各种感染及糖尿病等。2.药物治疗:可选用强的松30毫克或地塞米松1.5毫克,1/日。疗程长短视病情而定,一般3~4周为一疗程。同时使用B族维生素、辅酶Q10、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修复及机能的改善。亦可使用地巴唑、加兰他敏、碘化钾等,以改善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疼痛明显者可使用酰胺咪嗪或苯妥英钠等治疗。3.理疗、局部热敷、按摩等均有一定疗效。
骶神经根损害较重时尚有失张力性膀胱和性功能障碍。
【预后】1.积极治疗引发本病的各种疾病;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 | 咳嗽 | 眩晕 | 水肿
| 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 |颈肩痛 |神经根刺激 |足的放射性疼痛 |臀部疼痛 |肢体局部的皮肤颜色和温度改变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