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本病发生的前提是盆底
肌肉、膀胱颈及尿道过于松弛,所以,在膀胱脱垂之前多有
尿失禁史。膀胱脱垂常在腹压增高时出现,为尿道内有肿物脱出,淡红色、光滑。膀胱脱垂分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种,前者多见。脱出的部位多为膀胱三角的前部和膀胱颈。反复脱出的黏膜表面有
水肿、充血甚至糜烂,有时可在脱出的肿物上看到三角区和输尿管口。膀胱脱垂可分为3度,?度:脱垂不到尿道口水平;?度:脱垂到尿道口水平;?度:指脱垂低于尿道口水平。
【病因】
病因:
1.妊娠及分娩 胎儿先露部对盆底
肌肉过度压迫、产钳及产后
咳嗽等腹压增高均可造成盆底组织松弛、损伤。
2.尿道及阴道手术
尿道癌切除、尿道外伤缺损、
宫颈癌根治术等均可破坏尿道膀胱正常结构及支持。
3.
尿道损伤 严重的尿道裂伤或极度尿道扩张,如经尿道性交,可引起尿道内外括约肌及膀胱颈的松弛。
4.虚弱及雌激素缺乏 久病衰竭可使局部组织松弛;雌激素缺乏引起尿道关闭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