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此病是以鼻黏膜息肉及广泛的可触及的皮下局限性肿块为特征,病原菌为冠状虫霉(Conidiobolus coronatus), 感染初始于鼻中隔,渐至鼻窦、喉部及面部中心区的 皮下组织,病人多生活于非洲热带雨林,尤其是尼日利亚。
临床表现:初发时前鼻甲肿胀,进展较慢,偶可进展较快波及黏膜、鼻孔、口部及鼻窦。病变常为双侧,偶可单侧,肿块扩大可导致邻近组织无痛性毁损。肿块可触及,与其上方肿胀而闭合,导致眼的角膜白斑,X线显示鼻窦不透明;通气空间消失,黏膜增厚,病人血象正常,不发热。
实验室检查: 1.直接镜检 取一柔软完整的囊穿刺液或感染的鼻黏膜刮屑作KOH涂片见宽菌丝,偶见分隔,菌丝壁见有双折光性,分枝。 2.真菌培养 沙堡培养基(不含放射菌酮)上菌落初为白色光滑,渐变为淡棕色,菌落镜检可见单核细胞状大小的分生孢子的孢子囊。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组织中菌丝较易被HE染色,但PAS、Gridly则不易着色,CMS染色也较弱,菌丝单个或成簇,平均直径8µm,分隔规则,壁较薄,但较易确认,围绕以亮的放射状、有颗粒的嗜伊红物质,2v6µm厚,此嗜伊红物质呈指状或星状排列,类似孢子丝菌的星状体。菌丝不侵犯血管壁。
【预后】
发热 | 水肿
| 碘化钾 |甲氧苄啶 |磺胺甲噁唑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