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是相对少见的骨折,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0.5%。距骨又是全身骨骼中唯一一块无肌肉起止的骨块,血供较差,骨折不愈合及缺血性骨坏死较常见,主要由于:
①血管因素:骨折移位后,骨的血供中断;
②距骨表面有60%左右的区域为软骨所覆盖,任何类型的距骨骨折均可影响关节软骨面;
③距骨为承受和传递负荷的重要结构,任何类型的距骨骨折将会影响日后的负重。
距骨的血供来源主要由胫前、胫后动脉及腓动脉的穿通支提供,其中以胫后动脉尤为重要。距骨本身没有独立的滋养血管,仅通过增厚的韧带和关节囊分布于距骨而供应其血运。整个距骨以距骨头的血运最丰富,距骨体的前部及外侧面是血运较薄弱的区域,骨折损伤易引起距骨体的缺血性骨坏死。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常有踝部外伤史,多由车祸或摔倒而致。伤后出现踝部或足部的疼痛、肿胀,不能行走 。
2.查体要点 局部肿胀、压痛,淤血、瘀斑,踝关节活动时有骨擦音。
距骨居于胫腓骨与跟、舟骨之间,是足部主要负重骨之一,对踝关节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距骨脱位较骨折更多见。距骨的营养血管供给主要来自前后关节囊及韧带附着处,如骨折或脱位后营养血管供给断绝,复位后距骨坏死率可高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