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过敏性
肺炎代表一组疾病,原因各异,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相似,故亦可称之为症状群。本病特点为一组微细颗粒有机尘埃,其微粒小到能穿透大部分肺周围实质引发肺泡炎。本组疾病发生常有下述情况,应予以注意:
1.一般病人发病前均曾暴露于足够小的有机尘微粒,并能进入最远端肺实质。
2.在接触抗原几小时内即有阵发性
呼吸困难发作,伴有干咳、
发热、乏力等症状。
3.两肺
听诊可满布爆裂音,特别是两肺基底段比较明显。
4.在急性期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结节或网状结节阴影。
5.肺功能显示FVC、CO弥散功能和静态肺顺应性减低,但也有些病人有气道阻塞的表现。
6.皮下注射适当的抗原可以引起迟发超敏感反应。吸入抗原达到肺泡引起过敏性肺泡炎。属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型免疫反应,但在病理组织学上有非干酪性肉芽肿,又符合?型免疫反应。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过敏性
肺炎是由免疫复合物与细胞免疫同时介导的双重免疫过程。
7.吸入各种有机尘后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基底膜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在血中亦可测得相应抗原的沉淀素,有的可以产生IgE抗体而引发
哮喘。
8.肺泡灌洗液(BALF)可反映其免疫发病的基础。BALF中细胞成分
淋巴细胞>60%,CD
8、CD
4两者绝对值均增加,但CD
8比CD
4增加更明显,故CD
4∮CD
8比值可倒置。
9.吸入抗原几小时后肺功能尚无异常时即有症状及胸部X线异常表现,若及时脱离接触后X线异常及症状可以消失,但也有某些病人症状持续,肺功能异常并呈现纤维化。
10.肺活检病理表现为细支
气管炎、间质性
肺炎和肉芽肿形成。
概述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是一组由不同致敏原引起的非哮喘性变应性肺疾患,以弥漫性间质炎为其病理特征。系由于吸入含有真菌孢子、细菌产物、动物蛋白质或昆虫抗原的有机物尘埃微粒(直径<10u)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因此又称为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