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由于炎症、外伤、肿瘤侵犯等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受损,从而出现面肌瘫痪表现并伴或不伴泌泪障碍、角膜干燥、舌前2/3味觉消失等临床症状,称之为面神经麻痹。根据面神经麻痹的不同病因,通常将其分为4类:
1.中枢性(核上性)面神经麻痹病变部位在面神经运动核以上,常出现于大脑脚、内囊、基底节、大脑皮层下及大脑皮层等处,如肿瘤、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多发 硬化、脑炎等。
2.周围性(核性及核下性)面神经麻痹分为颅内疾患和颞骨内疾患,前者包括小脑脑桥角肿瘤、颅底脑膜炎、颅底骨折及出血等影响自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到内耳门间这一段面神经的各种病变;后者指化脓性中耳炎、颞骨骨折等各种颞骨内病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
3.颈面部疾病包括颈上部和腮腺的良恶性肿瘤、外伤、炎症等。
4.其他疾病如白喉、梅毒等传染性疾病,以及中毒性面神经炎、铝中毒等。面神经全长行程中大部分位于颞骨面神经管内,故颞骨内病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最为多见,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绝大部分,临床上与耳鼻咽喉科关系密切。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面神经麻痹引起的口角歪斜和闭眼障碍可以是急性起病,也可以缓慢进展。前者常可伴有感染性疾病史(化脓性中耳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脑炎等),该类患者通常面瘫在短期内由轻而重,不能闭眼、口角歪斜;也可有医源性损伤史(中耳手术、腮腺手术等)或明确的颅脑、面部外伤史,外伤后立即出现症状。对于缓慢进行性的面瘫应考虑肿瘤所致。新生儿先天性面瘫少见,与面神经先天畸形或产伤有关。
面神经麻痹患者还可有以下伴随症状:
①连带运动:一组面肌随意运动或反射性收缩时,另一组肌群也发生不自主收缩,可使面部变形。
②鳄鱼泪和无泪:前者指进食时患侧溢泪现象,而当面神经核团以下膝状神经节或以上部位病变时,可导致患侧无泪。
③味觉异常:鼓索神经受累时,患侧舌部前2/3味觉异常或消失。
④听觉过敏:面神经镫骨肌支受累时,患者会对突然出现的强声难以耐受,称为听觉过敏。
(二)查体要点
1.静态表现 患者双侧面部不对称,可出现患侧额纹消失(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者不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患侧眼裂增大。长期面神经麻痹者由于面肌萎缩松弛,患侧颊部皮肤臃肿、下坠。双侧面神经麻痹者面部呆板无表情。
2.面肌运动异常患 侧皱眉、闭眼动作受限甚 不能完成(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者不受影响),患侧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作笑或露齿的动作时更明显,鼓腮时患侧漏气,张口时下颏偏向健侧。
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也称为面瘫。根据引起面神经麻痹的损害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贝尔麻痹(Bell palsy)是指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它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