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后脱位
解释 收起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是典型的杵臼关节,髋臼周围有纤维软骨构成髋臼盂唇,增加髋臼深度,股骨头软骨面约占球形的2/3。髋关节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和强壮的肌群,有很好的稳定性以适应其支持体重和行走功能,因此,髋关节脱位多为高能量损伤造成。按照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可以把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性脱位,以后脱位最常见,中心性脱位实际是髋臼骨折后的脱位,在髋臼骨折一章介绍。
概述
    后脱位占髋关节脱位的85%~90%,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当髋关节屈曲90°时,内收内旋股骨干,使股骨颈前缘与髋臼前缘形成杠杆支点,当股骨干继续内收内旋时,股骨头受杠杆作用离开髋臼,造成后脱位,或外力作用于膝部沿股骨干方向向后,或外力作用于骨盆由后向前,亦可使股骨头向后脱位,有时合并髋臼后缘或股骨头骨折。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外伤史,如高空坠落、车祸等,有些患者能够回忆受伤时髋关节处于屈曲位,受伤后患者感髋部疼痛,不能活动。
    2.查体要点
    (1)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内旋弹性固定位,下肢有短缩畸形,大粗隆向后上脱位可达Nelaton线之上,患侧臀部可以触及股骨头。
    (2)注意检查坐骨神经功能。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临床表现 展开
3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5 预后评价 展开
6 流行病学 展开
7 病程和预后 展开
8 实验检查 展开
9 最新进展 展开
10 诊断标准 展开
11 诊断要点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15 预防 展开
16 分型 展开
17 并发症 展开
18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