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 epistaxis,nosebleed )
解释 收起


    鼻出血(epistaxis,nosebleed)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有多种病因,既可为局部因素、也可以是全身性因素所导致,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病因可能合并存在。
    局部病因主要包括:
   
    ①鼻外伤;
   
    ②鼻腔异物;
   
    ③鼻中隔病变;
   
    ④鼻-鼻窦炎症:如变应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
   
    ⑤鼻-鼻窦肿瘤:血管瘤、乳头状瘤、各种恶性肿瘤;
   
    ⑥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
   
    ⑦医源性(手术操作)等。
    全身性病因主要有:
   
    ①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硬化;
   
    ②血液病:包括凝血机制异常疾病、血小板量或质异常的疾病;
   
    ③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出血热、传染性肝炎;
   
    ④慢性肝肾疾病:如肝硬化、尿毒症;
   
    ⑤化学物质中毒:磷、苯、汞等中毒破坏造血系统功能;
   
    ⑥药物性:抗凝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等;
   
    ⑦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病);
   
    ⑧内分泌因素:多见于女性青春发育期、月经期、妊娠期等。
    鼻出血在各年龄人群中均可发生,以儿童和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发病稍多于女性。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临床上应有所侧重地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主要包括:
   
    ①现病史:鼻出血发生的详细经过及出血量;
   
    ②既往史:健康状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病及治疗情况(如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等);
   
    ③外伤、手术史及药物使用情况(如抗凝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④个人生活史: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特殊嗜好等,女性还要询问月经生育史;
   
    ⑤家族史:有无类似发作及遗传病史。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由于可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故临床表现多样。大多数为单侧出血,也可为双侧;可表现为问歇性反复出血,亦可呈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带血,重者可大
量出血甚至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
     患者的年龄对判断鼻出血的原因有重要参考价值。婴儿期多为局部创伤、异物、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儿童期还要考虑心脏及血液疾病;青春期除了上述原因外,要考虑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可能;成年期则各种全身或局部原因均可引起鼻出血;老年期要重点考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另外,鼻出血同时伴有呕血、咯血、便血、瘀斑等出血现象时,应考虑消化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
   
    (二)查体要点
    体格检查可分为全身和局部检查。作全身检查时应根据病史特点,在系统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1.全身检查首先注意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黏膜、浅表淋巴结可提示有无原发病灶。其他各系统检查应重点突出,但亦要按顺序进行,以防遗漏。
    2.鼻部检查重点是检查出血部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清除鼻腔内凝血块,并收敛鼻黏膜后做细检查,要点如下:
   
    ①首先注意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在距前鼻孔约12mm,距鼻底约8mm处,筛前动脉、蝶腭动脉、腭大动脉及上唇动脉各分支相互吻合(利特尔动脉丛,Little plexus),是最易发生出血的部位。
   
    ②鼻腔前部出血较易查找,如出血部位靠后,需耐心仔细检查。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部有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鼻咽静脉丛,Woodruff plexus),是鼻腔后部出血的主要部位。
   
    ③注意鼻中隔有无偏曲,鼻中隔和鼻甲黏膜有无糜烂溃疡、有无新生物。
   
    ④ 如有活动性出血尽量寻找出血点,如出血迅猛可先行鼻腔填塞止血,然后再行检查。
   
    ⑤如条件允许,可进行鼻内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更清楚地观察鼻腔及鼻咽部情况,以确定病因。
    鼻出血(epistaxis;nosebleed)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单纯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致。可单侧出血,亦可双侧出血。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亦可呈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反复多次少量出血者可发生贫血。出血部位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即利特尔动脉丛或克氏静脉丛),儿童和青少年的鼻出血多数或绝大部分发生在该部位,中老年者的鼻出血则多数发生在鼻腔后段。病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诊断要点 展开
3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4 预后评价 展开
5 病程和预后 展开
6 诊断标准 展开
7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8 诊断依据 展开
9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