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材:一例直肠癌术后发现结肠息肉癌变

来源:掌上医讯作者:吴小材时间:2023-03-31 阅读:4518评论:0赞:0 有0人参与


临床决策分析


患者为老年男性,2016年9月21因:“排便习惯改变伴便血2月余”至我院确诊为距离肛门6-8cm直肠癌。入院完善检查后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前切除术+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术,术后病理:中分化腺癌,pT4N1aMx。后续治疗及复诊时间线如下:


2016年9月16日

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前切除术+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术

2016年10月-2017年6月

同步放化疗+8个疗程CapeOX

2017年

2017年7月10日

造口回纳+直肠吻合口狭窄扩张术

2018年7月19日

肠镜显示,活检结果:管状腺瘤,部分中度异形增生

2020年5月20日

肠镜:距离肛门10cm见扁平状粘膜隆起,大小2*1cm,活检管状腺瘤中-重度异形增生(见图1)。


图片

图1 2020年肠镜发现扁平状粘膜隆起


此次患者因发现直肠癌术后,距离肛门10cm处(为原来乙状结肠),新发一枚扁平息肉,病理提示中-重度异形增生,再次入院。


入院行MR检查提示:距离肛门10cm处粘膜面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清晰,余未见异常。如图2所示。


图片

图2 盆腔磁共振


初步评估:目前患者诊断为结肠腺瘤,不除外癌变可能。拟与消化内镜中心合作,择期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手术规划及实施

j图2 盆腔磁共振

在静脉麻醉下,对肿瘤进行ESD:进镜5cm见吻合口,至距肛门10cm见一扁平状粘膜隆起,大小约2.0*1.0cm,表面血管增粗扭曲,分布不均,JNET分型type2B,病灶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抬举征良好,Flush刀切开病灶边缘,Flush刀逐步分离,圈套器完整剥离病灶,手术创面无渗血血。


ESD病理:直肠esd标本:大小2x1x0.5cm,上附粘膜隆起,范围2x1cm。


病理诊断:粘膜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月45%),中-高分化腺癌:浸润至粘膜下约0.01cm,血管、神经未见明显侵犯,两侧切缘及基地切缘均为阴性。


根据NCCN结肠癌指南2020年版本(图3):患者目前可仅需等待观察,密切随访。


图片

图3 NCCN指南 2020版


患者于2021年11月23日行肠镜复查:距离肛门5cm处可见吻合口疤痕,距离肛门10cm以下直肠粘膜充血水肿,余见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粘膜光滑,未见溃疡及肿物。



预后及随访


这是一个经过综合治疗后的直肠癌患者,规律随访5年余,发现结肠息肉癌变再次微创切除。这提醒我们,即使严格按照指南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规律随访,仍然要警惕息肉再次发生癌变的可能。

临床工作中,无论是外科医师还是消化内镜医师,经常遇到内镜下切除标本提示:“息肉局灶癌变,浸润至粘膜下,深度**mm,脉管、淋巴侵犯等”的病理报告。作为临床医师应该要熟悉这些病理报告所代表的含义,而不是等待病理科医师提示是否要补做手术。所谓息肉含有浸润癌是指癌变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及以上。即使是扁平息肉癌变,如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5个条件,则可通过单纯的内镜下息肉切除(ESD)获得治愈:

1、无淋巴血管浸润;

2、并非组织学低分化;

3、无出芽生长;

4、切缘无癌细胞;

5、无蒂息肉的黏膜下浸润深度≤1mm。


不管是否含有局灶癌变、浸润癌或者仅仅是单纯的扁平息肉,在进行内镜下切除后三个月,宜再次内镜评估是否有残余病灶,在这次再次评估内镜中,仔细观察原来创面是否有异常并取活检。而证实为阴性后,往后复诊中才能用:“复发”一词形容在原位产生的病变。对于本例患者,既往有直肠癌+结肠癌(息肉癌变)的病史,ESD术后随访应按照每半年进行一次。

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一个病人一次性检出10枚及以上息肉,或终生累计发现10个以上的腺瘤,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


参考文献:

1. Hassan C, Antonelli G, Dumonceau J M, et al. Post-polypectomy colonoscopy surveillance: 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SGE) guideline–update 2020[J]. Endoscopy, 2020, 52(08): 687-700.
2.Gupta S, Lieberman D, Anderson J C,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follow-up after colonoscopy and polypectomy: a consensus update by the US 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n Colorectal Cancer[J].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20, 91(3): 463-485. e5.


本文作者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

共有0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