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脓疱病(Lmpetigo Contagiosa)又称脓疱疮、传染性脓痂疹、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由化脓球菌所致,主要表现为浅表的脓疱和脓痂,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多发生于夏秋季和暴露部位,容易在儿童集体中流行。
传染性脓疱病流行于夏秋季,多半发生于儿童,传染性很强,在家庭之中很容易相互传染,多见于暴露部位。由于脓疱病,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脓疱病。多发于颜面、口角、口唇、鼻孔、耳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在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感染或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一般认为口边出白色泡沫的疯狗咬到传染,其实猫,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并传染。患病的动物经常变得非常野蛮,在唾液里的病毒从咬破的伤口进入下一个病人。 丘疹 丘疹(papule)为一限局性隆起丘疹扩大或丘疹互相融合成扁平隆起呈片状则称为斑块。丘疹多为圆形、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丘疹的顶部可以是尖的呈锥形,圆的呈半球形,扁平形或中间凹陷如脐窝。颜色可以是红色如丘疹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或毛囊、汗腺的部位。存在时间可长可短,数目可多可少,可柔软或坚硬,表面光滑或粗糙,可呈乳头状或表面覆以丘疹与丘疹顶端上有水疮或脓疤则称为丘疤疹或脓疮丘疹。 脓疱或红晕,也可以什么都没有。疱含在皮内,可以因发生的部位深浅不同而分为角层下水疱,如表皮内水疱及大疱,如表皮下大疱,如大疱性类天疱疮、多形红斑。水疱可以为单腔,亦可为多腔。
【病因】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半为 Ⅱ组71型菌株,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两种细菌混合感染,极少数由其他细菌如感染。特别是新生儿感染后容易泛发全身,造成集体中流行。成人当患某些使机体抵抗力减低的疾病,机体衰弱时或患瘙痒性感染。在家庭或托儿所中,儿童互相密切接触很容易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毛巾、日用品、玩具、衣服等间接传染。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必要时可做菌型鉴别。
根据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季节、年龄、部位、基本损害为脓疱,脓疱周围有红晕,疱液上清下浊,愈后不留疤痕,传染性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其病理变化,脓疱位于角质层下和粒层之间,疱内有纤维蛋白及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在脓疱内尤其边缘容易发现化脓性球菌,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有时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1.深部脓疱病 深部脓疱病破溃后为溃疡面,愈后有浅疤痕,多在小腿发病,成年人好发。2.天疱疮 天疱疮是以水疱为主,脓疱为继发感染,尼氏征阳性,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必要时病理检查可区别。3.感染 感染有湿疹病史,皮肤上可见红斑、丘疹等多形损害,有红肿及红斑、丘疹和结痂等多种损害,口腔粘膜常有损害。5.红斑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如发于躯干和四肢,成批出现、反复发作、剧痒。6.新生儿脓疱病 新生儿脓疱病发生在新生儿,脓疱大,有严重的全身症状。
病人应注意一般健康,注意皮肤卫生,保持衣服清洁,夏季要勤洗澡,尤其要注意常洗手,剪短指甲,不要搔抓患处,以免皮损广泛蔓延,隔离病人,防止传染。1.全身疗法 病人一般不需内用药,只要注意清洁,只用抗菌的外用药即可。但对症状严重,皮损广泛、伴有皮肤上。应用0.1%雷佛奴耳、3%红霉素、氯霉素软膏等。每日用药两次。
少数患者鼻腔、口腔及舌粘膜亦可受累。重者可伴发淋巴结炎、疖病、丹毒或淋巴管炎等;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也可诱发急性肾炎,极少数体弱儿童或新生儿患者可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
【预后】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2.有痱子或瘙痒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及时治疗。3.婴儿室、托儿所及幼儿园如发现本病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呼吸困难 | 神经系统 | 败血症 | 发热 | 麻疹 | 头痛 | 水肿 | 昏迷
| 大疱(含脓性液体) |恐风 |溃疡 |淋巴结肿大 |丘疹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