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是暴露部位由日光引起的特发性、获得性、瘙痒性、光敏性皮肤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春夏多见,常反复发生。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有以下因素参与发病:
①遗传因素,3%~45%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发病与HLA.A24、HLA-Cw4相关。
②内分泌改变,本病女性易发病,妊娠似可影响疾病的过程。
③免疫学变化,皮肤经光能照射后,形成光合产物,这些物质在患者体内作为抗原,激发迟发型超敏反型;日光能导致T细胞亚群比例的某些改变,这些功能性改变可能参与了多形性日光疹的病理过程。
诊断思路
(一)病史特点
1.女性多见,皮肤白皙者易发。
2.病变程度与日光照射密切相关,多见于春季或夏初季节。
3.日晒后经2小时至5天,于光照部位发生皮损。
4.长期反复发作后可失去季节性变化,且皮疹亦可扩展至非暴露部位。
5.有明显瘙痒或烧灼感,一般无全身症状。
(二)检查要点
1.皮疹为多形性,如红斑、斑丘疹、丘疱疹、水疱、斑块、苔藓化等。
2.受累部位按发生频率的高低,依次为颈下“V”区、前臂伸侧和手背、上肢、面部、肩胛、股和下肢。
3.不同患者的皮疹可以很不相同,同一患者的皮疹常以某一型为主。
(三)诊断步骤
诊断要点:
1.病史有重要价值,包括发病年龄、皮疹与日光照射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可能的化学接触物、局部和口服药物、化妆品的使用情况、对光敏反应的过去史和家族史。
2.皮损以光暴露部位为主,每一患者的皮疹类型常固定。
3.必须排除暴露部位的其他炎症性和其他与光有关的皮肤病。
4.光实验能提供光敏性的有无以及敏感的程度。光实验包括紫外线红斑反应实验、光激发实验、光斑实验等。
诊断流程见图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