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必须尽早治疗。作
关节穿刺抽液送细菌培养及涂片找细菌。同时立即采用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入。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方法与治疗急性骨髓炎类同。给予必要的全身
支持疗法如退热、镇静、营养及输血等。
患肢采用
皮肤牵引以减轻
疼痛,且能防止病理性脱位。
关节穿刺应每隔1v2天作1次,将积液及时抽出引流,同时向
关节腔内注入低浓度抗生素。如积液为脓液而量多,应及早作
关节切开引流,清洗
关节腔后可酌情缝合
关节囊,或留置两根硅胶管进行灌注冲洗。
化脓性
关节炎因病情严重应按急症处理。治疗的目的为控制
关节
感染,清除
感染产生的纤维素,防止畸形;恢复
关节正常解剖关系,从而保留功能。
明确诊断后,应该用
石膏或用牵引制动。牵引患肢能缓解
肌肉
痉挛,减轻
疼痛,保持
关节间隙,防止玻璃样
关节软骨面受压以及预防和矫正畸形。一般说来牵引较
石膏固定好,而腕、踝
关节受累时可用
石膏托固定。
早期的化脓性
关节炎,
关节液为浆液血性。这个阶段的治疗宜先用生理盐水冲洗
关节,然后用1%
新霉素或
青霉素(1万U/ml)冲洗,最后
关节内保留数毫升的抗生素溶液。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本病358例,经冲洗治疗的81例,占22.6%。
治疗之初宜尽早静脉输入抗生素。以
青霉素或新
青霉素最好。此后,可根据细菌培养和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水剂
青霉素每4小时100万v300万U。新
青霉素200mg/(kg·d),每天最大剂量为8v10g,全量按每天6次分用。近年多主张静脉给药平均4天,然后改为口服3v4周。
足量的
青霉素,新
青霉素、
链霉素、
万古霉素、
卡那霉素、
红霉素和
新生霉素都能较快通过滑膜屏障,使
关节内达到有效浓度。全身用药只要剂量充分就可进入
关节发挥作用。失败的病例很可能是由于药效控制不了
关节内的大量细菌。因此,常需手术引流。但有的病儿经保守治疗
关节
疼痛和压痛很快消失,
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体温降至正常。但有的病例需重复穿刺冲洗。治疗有效时应培养验证是否无菌。
关节内所用抗生素的浓度应适度。高浓度抗生素本身也可引起
关节的急性
炎症和
疼痛。保守疗法生效后,可改用前后
石膏托保护,并做自动和被动锻炼直到功能完全恢复。
第一次诊断性
关节穿刺时已有稠脓的或对保守疗法无效的适于手术引流。术中清洗
关节腔,术后缝闭伤口,但置输入管用抗生素持续冲洗,输出管已做引流(图1)。
新生儿和小婴儿化脓性
关节炎容易延误诊断。确诊后应紧急手术引流,术后要求精心护理,治疗不当会造成严重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