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13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临床要点 ①好发于儿童 ( 尤其学龄前儿童) ,可小范围流行; ②全身症状轻微,可 有低热、不适等前驱症状; ③口腔黏膜和掌跖、指趾皮肤散在水疱,数个至数十个,绿豆至 黄豆大小,疱周围以红晕; ④病程约 1周,自愈性。
病理变化 光镜病变: ①早期表皮内表皮下; ②表皮有明显网状变性和气球样变性; ③无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 ④真皮上部非特异性炎细胞浸润。
病理鉴别诊断 ①单纯疱疹; ②带状疱疹; ③急性湿疹; ④接触性皮炎等。
卫生部2008年5月20日。 一、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三、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一)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痰、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二)血清学检验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三)核酸检验自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标准 (一)一般病例 1.总住院疗程约1周。 2.临床表现:体温正常3天,皮疹基本消失,无新皮疹出现,生命体征正常,无咳嗽、腹泻、无神经精神症状,肢体活动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病理神经反射。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化验结果正常。 (二)重症病例住院时间因人而异,依据损害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决定。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
发热 | 咳嗽 | 头痛 | 水肿
| 过氧化氢 |普鲁卡因 |氨甲苯酸 |高锰酸钾 |人血白蛋白 |冻干人血浆 |
| 低热 |口唇疱疹 |口痛 |流鼻涕 |流涎 |疱疹 |侵蚀性水疱 |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 |吞咽痛 |小儿流口水 |咽痛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