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对自身体内或皮肤的某些物质过敏所致,又称自身敏感性湿疹。 自身敏感性皮炎(autosensitization dermatitis)是指在某种皮肤病变基础上,由于处理不当或理化因素刺激,使患者对自身组织产生的某种物质敏感性增高而产生更广泛的皮肤炎症反应。
临床要点 ①发病前,身体某处先有一渗出性皮损 ( 多为湿疹和足癣恶化或继发感染) 。 ②尔后于躯干、四肢发生多发性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常双侧对称。 ③发病突然,瘙痒明显。 ④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迅速控制病情。 ⑤原发病灶好转后,自身敏感性皮炎的皮损随之消退。
病理变化 光镜病变与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相同,多呈急性期改变。
一、发病前在皮肤某处(常为小腿、足部、阴部等)常有湿疹样病变,由于过度搔抓、外用药物刺激或并发湿疹样皮损。 二、皮损可呈泛发性、对称分布,以四肢为主,下肢尤甚,其次为躯干及面部;部分皮损发展为有糠状鳞屑的椭圆形感染时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以及低热等全身表现。 四、自觉瘙痒剧烈。 五、原发病灶好转后继发病灶也自然减轻或消退,也有的仍可持续数周不愈;治愈后如再有类似刺激,仍可发生同样反应。
疗效判断标准 一、治愈标准 皮疹消退,仅遗留色素改变,不痒,随访2年未复发。 二、好转标准 皮疹和炎症明显消退,瘙痒减轻。 三、无效标准 未达到好转疗效者。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
| 氧芬胂 |塞替派 |顺铂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