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段性血压测量在下肢不同动脉供血节段用Doppler装置测压,如发现节段间有压力阶差则提示其间有动脉狭窄存在。
(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测定是对下肢动脉狭窄病变实用与公认的节段性血压测量;用相应宽度的压脉带分别测定踝及肱动脉的收缩压计算而得ABI。ABI=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正常值≥1,<0.9为异常,敏感性达95%;
(三)活动平板负荷试验以缺血症状出现的运动负荷量和时间客观评价肢体的血供状态,有利于定量评价病情及治疗干预的效果。
(四)多普勒血流速度曲线分析及多普勒超声显像随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流速度曲线会趋于平坦,结合超声显像则结果更可靠。
(五)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六)动脉造影可直观显示血管病变及侧支循环状态, 可对手术或经皮介入的治疗决策提供直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