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病是较大的浅静脉及其分支因静脉压增高而产生扭曲性的扩张和延长,是发生于中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两组。 1.深静脉 在足背称为足背静脉,在小腿部有胫前、胫后和腓静脉,在腘窝下缘合为一条,称腘静脉,到大腿称为股静脉,穿过腹股沟韧带后称髂外静脉,经髂总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深静脉走行于腓部和大腿肌群之间,并与下肢同名动脉并行。深静脉有许多瓣膜,由远向近,逐渐减少,以保下肢任何部位血液都能向心回流,若其功能不全,则下肢深静脉的高压血逆流通过交通支进入浅静脉,形成继发性浅 静脉曲张。 2.浅静脉 下肢浅静脉位于皮下,即深肌膜的浅面,主要有两条: (1)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网的内侧缘,在内踝前缘经小腿和大腿内侧向上,到腹股沟韧带下的卵圆窝进入股静脉。 (2)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网的外侧缘,经外踝后方和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进入腘静脉。 在深浅两组静脉之间存在着许多交通支,大腿的交通支较少,并分布于膝 关节的内上方;而在小腿的交通支较多且复杂,临床上也更重要,主要分布于其下1/3处。大小隐静脉之间也有交通支互相贯通,最主要的一支位于膝 关节附近。在下肢 静脉曲张患者,常可见其交通支功能不全。 在大、小隐静脉内及其与股、腘脉汇合处,每一分支及其交通支内均有双瓣型瓣膜存在。在大、小隐静脉和深静脉中,瓣膜向上开放,而在各交通支内,瓣膜则向深静脉开放。深静脉的静脉瓣比浅静脉更多。瓣膜的功能在于维持下肢静脉系统血液向心回流,并防止其反流。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往往导致浅 静脉曲张;浅静脉瓣膜的功能对防止静脉血反流起主要作用;交通支瓣膜的功能是控制血液只能由浅向深部回流,其功能不全与静脉淤滞性溃疡形成有密切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血液是经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这需要依赖心脏在舒缩时所产生的唧筒作用、在深肌膜内围绕深静脉的 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挤压作用以及呼吸运动时胸腔内的负压吸力等三者的相互作用。在站立时,心脏与下肢静脉之间形成流体静压,静脉离心愈远,压力也愈高,只有依靠下肢 肌肉发挥有效泵的作用,即 肌肉收缩时挤压 肌肉内深静脉血向心回流; 肌肉松弛时,深静脉压力骤降,能将浅静脉血吸入深静脉内,才能促使深静脉血液向心回流。人体若站立不动,则踝部静脉所承受压力最高,而静脉瘀血程度也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