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硬化症 ( tympanosclerosis )
解释 收起


    鼓室硬化症(tympanosclerosis)是指无细胞结构的钙化物在鼓膜和中耳黏膜下沉积所引起的、以进行性传导性听力损失为突出表现的一种中耳疾病。本病为中耳炎常见并发症或后遗症之一,也可由于医源性损伤或外伤所致。据报道,9%~38%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鼓室硬化。当硬化灶单纯发生在鼓膜时,则称为鼓膜硬化症(tympanic mem-brane tympanosclerosis)。组织学上,硬化斑块表现为中耳和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的玻璃样变性,可伴钙化和新骨形成。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患者多有各种急、慢性耳病史,包括既往的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以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或不伴胆脂瘤形成,部分病人有中耳手术史(如鼓膜切开、鼓膜置管、鼓室成形术)或耳外伤史。
    进行性听力减退为共同的甚至是惟一的主诉,约半数患者有耳鸣。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因病变范围和程度而异。局限于鼓膜上的硬化斑一般不影响听力或听力仅轻微受损,患者仅在因其他原因就诊时偶尔被发现。硬化灶范围较广泛者,可有程度不等(30~60dB)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为:
   
    ①中耳传音系统质量和劲度增加,包括听骨链固定;
   
    ②硬化斑块内无血管供应,病灶下方的骨质可发生缺血性坏死,导致听骨链中断;
    
    ③圆窗区堵塞。
   
    (二)查体要点
    耳镜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应仔细观察鼓膜形态、有无穿孔,以及硬化灶分布情况。鼓膜多数呈中央型干性穿孔,少数中耳腔有脓性分泌物和胆脂瘤鳞屑。钙化斑可局限于鼓膜或累及鼓室内任何区域,包括鼓岬、上鼓室、鼓窦等部位,可包绕听小骨,引起听骨韧带、镫骨肌腱骨化,病变广泛者还可累及圆窗和咽鼓管,以致中耳正常标志模糊不清。部分病人鼓膜完整,但可见愈合后的疤痕、混浊、增厚或萎缩等改变,并有片状、岛状或半月形钙化斑块。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诊断要点 展开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4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5 并发症 展开
6 预后评价 展开
7 病程和预后 展开
8 最新进展 展开
9 诊断标准 展开
10 诊断依据 展开
11 相关药品 展开
12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