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是指因各种感染因素造成的骨髓炎症。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
化脓性骨髓炎急性期病人往往有发冷、发热,体温有时可高达40度左右。有病的部位出现疼痛,且逐步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有时可能自己愈合,但间隔一定时期伤口又会红肿、疼痛,破溃后症状消失,反复发作,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有时会有小的碎骨片从伤口流出。X线摄片检查,需在发病10日后才能发现脓肿或脓肿。后者会自发性穿透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方式归纳为4种:溶骨型,碎骨片型,骨膜下型和局限溶骨边缘硬化型。以溶骨型破坏最常见。 显示全部症状
【病因】 (一)血源性: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骨髓炎。骨与骨髓炎。
1、X线检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无明显变化,发病后3周左右可有骨质脱钙、破坏,少量骨膜增生,以及软组织肿胀阴影等。2、化验检查: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局部脓液培养有化脓性细菌,应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选用有效药物。血化验中白血球及中性多核白血球均增高,一般有贫血。应尽早诊断血源性骨髓炎,以便及时治疗。早期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血培养。必要时,局部穿刺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外伤所引起骨髓炎,根据外伤病史及局部症状即可诊断。
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要点1、急性期(附骨疽)(1)起病急骤,全身不适,高热寒战,汗出而热不退,食欲不振,尿赤便秘,甚则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2)患肢局部疼痛,皮红掀热,呈环形疼痛、肿胀、焮热。(3)形体消瘦,面色自光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自汗或盗汗,舌淡苔白,脉细弱。(4)X线照片检查可见死骨、空洞和新生骨的包壳。
主要需与关节结核和其他非关节结核发病较缓慢、病程长、局部症状和功能障碍不如化脓明显,患病关节骨破坏常呈边缘性小缺损,且常上下对称,有较明显的骨疏松,关节间隙呈缓慢狭窄,骨增生不如化脓严重。晚期骨端可破坏严重,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且很少发生骨性强直。其他非关节内穿刺抽液检查,可快速作出正确诊断。
(一)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1、全身支持疗法:包括充分休息与良好护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血,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支持疗法及抗感染治疗。
化脓性骨髓炎的并发症包括全身性并发症和局部并发症。一 、全身并发症 (一)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另一种情况是干骺端位于化脓性骨髓炎发生恶变多见于病程长者。常见于病程在10年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患者。
【预后】化脓性骨髓炎的预防主要是重视个人卫生,勤洗澡,防止皮肤疮疖的发生。
支持疗法 | 糖尿病 | 发热 | 便秘 | 痈
| 骨膜反应 |骨溶解 |骨髓损害 |骨质破坏 |毛细血管扩张症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