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胚胎3v4个月时,脊索发育成节段,以后逐渐被吸收,若有残余,出生后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残余上皮迅速增生形成 脊索瘤。 脊索瘤可发生在颅底和脊柱,颅底 脊索瘤发生于颅底斜坡处的蝶枕联合处, 肿瘤可向周围组织生长,向上累及蝶鞍内、鞍旁及蝶窦,向下累及鼻咽部,向后压迫脑干、颅神经及基底动脉。本病好发于中年男性,属低度 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因肿瘤所在部位及扩展方向而异。突出于鼻咽腔者主要有进行性鼻塞、闭塞性鼻音、夜间鼾声、嗅觉障碍、脓性鼻涕、耳鸣、听力障碍等,较少发生鼻出血。因多同时有斜坡、鞍区等颅中窝底骨质破坏、甚至向颅内扩展,故尚可发生 Ⅱ、 Ⅲ、 Ⅳ、 Ⅴ、 Ⅵ脑神经损害,以致引起眼运动神经综合征。发自一侧斜坡及颈椎者,主要表现为咽部肿块(包括咽后及咽侧间隙肿块),甚至 Ⅸ、 Ⅹ、 Ⅺ、 Ⅻ等后组脑神经症状,如咽部阻塞感、呼吸不畅、吞咽困难、声嘶、语音改变等。 检查可见鼻咽顶后壁下塌,甚至与软腭背面相靠,使鼻咽腔明显缩窄,甚至闭塞。或见口咽、喉咽后壁侧壁有肿块突起。肿块表面多覆以有露张血管的正常黏膜,基底广,不活动,触之稍硬,可有囊性胶冻感。有的还可使软腭、扁桃体区前移,或从下颌下隐约触及肿块。
实验室检查:脊索瘤呈典型的分叶状生长,呈多角形或卵圆形的肿瘤细胞在黏液样的背景中排列成条索状、分叶状及片状。细胞核呈典型的圆形、一致,但有时呈多形性。细胞质丰富呈嗜酸性,有时透明。空泡细胞多少不等。肿瘤细胞对细胞角蛋白、EMA及S-100蛋白均表达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X线检查包括平片、断层、干板照相、颈动脉造影,特别是CT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干板照相可了解软组织及向咽部扩展情况。颈动脉造影主要显示该肿瘤为非血管性,并位于硬脑膜外。
【预后】
呼吸困难 | 出血
| 腭部穿孔 |耳鸣 |咽部异物感 |咽痛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