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
解释 收起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高度近视、无晶体眼、眼外伤后以及周边部视网膜变性的患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3:2,15% 的患者双眼发病,2/3的患者有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视网膜及玻璃体变性有密切关系,视网膜萎缩变性和(或)玻璃体的凝缩、牵引可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形成视网膜脱离。
诊断思路
    病史要点
    多数起病突然,眼前出现点状、带状黑影飘动,可伴有眼前某一方位频繁的闪光感,系因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以及被撕裂的视网膜小碎片或视网膜血管内有形成分进入玻璃体所致。视力下降程度因脱离的部位、范围不同而异,脱离累及后极部尤其黄斑区时视力显著下降,与视网膜脱离范围对应的部分视野出现缺损,患者常觉得眼前有幕状黑影遮挡并逐渐扩大。
  
概述
   
由于视网膜裂孔的存在,液化玻璃体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之间发生分离,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发生在视网膜广泛格子样变性患者和高度近视眼患者。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3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上皮视网膜下,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指一个或多个全层视网膜裂孔,液体进入视网膜下腔,造成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实验检查 展开
4 辅助检查 展开
5 诊断要点 展开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7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8 预后评价 展开
9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0 最新进展 展开
11 诊断标准 展开
12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3 诊断依据 展开
14 相关课件 展开
15 相关药品 展开
16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