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种类繁多,常缺乏特异表现,且有些毒物无特效解毒剂,这给医务人员诊断、治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应注意掌握急性中毒的处理要点。造成小儿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与儿童无知、好奇、不能识别毒物,又喜欢吸吮及咀嚼到手之物有关。90%的中毒发生在家中,75%因误服引起,绝大多数仅涉及一种毒物。家长、学校、医务人员粗心大意、疏于照顾,也是发生儿童急性中毒的重要原因。不仅误服有害物质可引起中毒,吸人有害气体、皮肤黏膜接触有毒物质也可引起中毒。
熟悉常见的中毒特征及临床表现,对抢救工作有很大帮助(表15-5)。 熟悉常见的中毒特征及临床表现,对抢救工作有很大帮助(表15-5)。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病前饮食,生活情况,活动范围,家长是否从事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环境中有无杀虫、灭鼠等有毒药物,家中有无常备药物。尽可能明确中毒病史或毒物接触史。 2.健康儿童突然起病,且症状与体征难以用一种疾病解释。 3.集体或先后有数人同时发病,临床表现相似。 4.生活环境、衣物、中毒特征(表15-5)。 7.毒品鉴定是诊断中毒的最可靠方法,应收集患儿的呕吐物、血、尿、粪便或可疑物品进行毒品鉴定。相关特殊化验,如有机磷中毒时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8.诊断性治疗有明显效果。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病前饮食,生活情况,活动范围,家长是否从事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环境中有无杀虫、灭鼠等有毒药物,家中有无常备药物。尽可能明确中毒病史或毒物接触史。 2.健康儿童突然起病,且症状与体征难以用一种疾病解释。 3.集体或先后有数人同时发病,临床表现相似。 4.生活环境、衣物、中毒特征(表15-5)。 7.毒品鉴定是诊断中毒的最可靠方法,应收集患儿的呕吐物、血、尿、粪便或可疑物品进行毒品鉴定。相关特殊化验,如有机磷中毒时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8.诊断性治疗有明显效果。
治疗 1.去除毒物,防止进一步吸收。 (1)口服中毒:采取催吐、洗胃、导泻及洗肠等措施。 1)催吐:毒物摄人4~6小时可催吐,愈早愈好。神志不清、持续惊厥、油剂中毒、误服强酸强碱剂、严重心脏病禁用。 ①直接刺激法: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JLN及咽后壁,促使呕吐。可反复饮水或下胃管注水后再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吐出物变清无味为止。 ②药物催吐:惊厥。 (2)抢救呼吸衰竭。 (3)抗休克。 (4)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贫血。 (5)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6)预防治疗感染。 (7)营养支持。 (8)做好监护工作。
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
支持疗法 | 急性中毒 | 呼吸衰竭 | 惊厥 | 发热 | 休克 | 昏迷
| 氨甲环酸 |右旋糖酐铁 |卡巴克络 |酚磺乙胺 |琥珀酸亚铁 |人纤维蛋白原 |氨甲苯酸 |睾酮 |葡萄糖 |氨基己酸 |氯芬那酸 |硫酸亚铁 |冻干人血浆 |
| 睾酮 |催乳素 |雌二醇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