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国内通常采用的诊断标准归纳如下:
1.国内诊断标准
(1)Ph
1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并有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
①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不成熟粒细胞>10%,原始粒细胞<10%。
②骨髓:粒系高度增生,以中性中幼、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增多为主,原始细胞(? ?型)<10%。
(2)Ph
1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阴性:须有以下
①v
④中的3项加第
⑤项可诊断。
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30×10
9/L,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不成熟粒细胞>10%,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 ?型)<10%。
③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中性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增多为主,原始细胞(? ?型)<10%。
2.分期 临床上按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1)慢性期分期标准为:
①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 ?型)<5%v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
有核红细胞。
③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细胞核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 ?型)<10%。
④有Ph
1染色体。
⑤CFU-GM培养呈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2)加速期:幼年型与成人型的差别,见表1。
确诊后第1年约10%的患儿进入加速期,少数患者于短期内即发展为
急性白血病,常于数周内死亡。约2/3的患者确诊后2v3年间发展为加速期。本期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
贫血和由于溶骨性损害而发生骨痛、
关节痛。凡出现下述2项者考虑已进入本期:
②脾进行性肿大。
③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④血中及(或)骨髓中原始细胞(?加?型)>10%。
⑤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⑥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⑧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⑨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3)急变期:75%v85%患儿持续1v5年(平均3.5v4.5年)进入急变期。少数病例在确诊后仅数月即发生急变。偶有病例10多年后才发生急变。具备下述之一者可诊断为本期:
①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加?型)或原淋加幼淋,或原单加幼单>20%。
②外周血中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30%。
③骨髓中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50%。
④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此期临床症状、体征比加速期更恶化,CFU-GM培养呈小簇生长或不生长。急变中以急髓变为主,包括急粒变、急单变,偶见急红变及急性巨核细胞变等。
急淋变约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