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 支气管哮喘(bronca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的定义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引起呼吸道高反应,导致可逆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1.常有明确的诱因 ①呼吸道病毒感染; ②生物性刺激因素:吸人花粉、尘螨、真菌等; ③理化刺激因素:冷空气、烟雾、刺激性气体等; ④药物:非甾体类抗感染药、β 受体阻断剂等; ⑤运动、精神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粗及炎症浸润影。注意有无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见表5—1。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 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1.氧疗可用鼻导管或面罩给予充分饱和湿化的氧疗,使SaO2≥90% 。 2.肾上腺素0.3~0.5mg皮下注射,必要时2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最大总量不超过lmg。 3.β2受体激动剂 (1)福莫特罗:1~2喷/次,2次/日吸人。 (2)左旋沙丁胺醇:1~2喷/次,4次/日吸人。 4.抗胆碱能药物 (1)溴化异丙托品1~3喷/次,3~4次/日吸人。 (2)与pz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5.氨茶碱 加入氨茶碱中毒; ③痰液引流不畅; ④感染控制不利; ⑤并发症: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等。 7.患者经在急诊治疗缓解后,应建议到变态反应或哮喘门诊就诊,取得专家指导性的治疗。可定期参加“哮喘之家”活动,系统了解哮喘自我家庭防治方法。 8.患者烦躁不安时,不能用地西泮等镇静药以避免抑制呼吸。
一、儿童哮喘 (一)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哮喘。 1.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溶液或气雾剂吸入。 2.以0.1%肾上腺素0.01ml/kg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 ml/次)。在进行以上任何1种试验后的15~30分钟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为阳性。 (六)5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可在治疗前后测呼气峰流速(PE 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上升≥15%者为阳性。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FEV1>75%者,可做支哮喘。 二、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一)持续哮喘病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四)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疗效判断标准 一、哮喘长期控制标准 (一)很少或没有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二)最少的哮喘发作。 (三)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四)体力活动和运动不受限。 (五)最低限度地使用缓解药物。 (六)不因哮喘而急诊或住院。 (七)极少甚至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二、临床缓解期标准 (一)哮喘患儿症状、体征消失。 (二)FEV1或PEF≥80%预计值,并维持4周以上。 三、治愈标准 症状、体征消失,哮喘发作停止,肺功能正常。 四、好转标准 症状、体征减轻,哮喘发作次数减少。 五、无效标准 症状、体征加重,哮喘发作频繁,有肺功能损害。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支气管哮喘 | 支气管哮喘 | 消化性溃疡 | 呼吸困难 | 心律失常 | 结核病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气胸 | 心悸 | 心悸 | 咳嗽
| 葡萄糖 |
| 喘息 |反复肺不张 |肺部啰音 |喉鸣声 |呼气音延长 |呼吸道狭窄 |呼吸道阻塞 |呼吸困难 |呼吸异常 |呼吸抑制 |鼻翼扇动 |咳嗽伴哮鸣音 |面色青灰 |脓痰 |平滑肌痉挛 |平卧呼吸困难 |奇脉 |气喘 |气道高反应性 |气息异常 |情绪性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耸肩喘息 |桶状胸 |顽固性心功能不全 |喂食困难 |吸气困难 |下肺代偿性气肿 |小支气管痉挛 |小支气管平滑肌挛缩 |小支气管粘膜水肿 |哮鸣音 |心慌气短 |胸闷 |剧烈运动后哮喘 |叶间裂移位 |支气管分泌物增加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支气管以下的损伤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