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方案】
治疗法则: 辛开温润或辛凉甘润,养肺润燥滋阴。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桑杏汤:桑叶10克、豆豉10克、杏仁10克、象贝10克、南沙参15克、梨皮l0克、山栀10克。本方适用于燥邪犯肺偏温燥者。(2)杏苏散加减:杏仁10克、紫苏叶6克、橘皮1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枳壳10克、桔梗6克、前胡10克、茯苓15克、大枣5校、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百部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燥邪犯肺中偏于凉燥。上方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付。
2、加减变化:若津伤较甚者:基本方(1)加麦冬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5克;若兼有天花粉15克。若燥热伤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治节失职,尿频量多,用黄连10克、天花粉30克、生地15克、藕汁10克、葛根10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知母10克、天花粉、芦根、川贝、知母等。又根据燥邪属寒、属热的不同性质,而应用偏温、偏凉的透邪润燥方药。凡秋燥初起,凉燥袭肺,治宜辛开温润,透表散寒;秋阳过盛,温燥袭肺,治宜辛凉甘润,透表泄热;若肺燥化火,损伤肺阴,则治宜清肺润燥养阳;后期燥热已解,肺胃阴伤未复者,宜以甘寒生津,滋养肺胃。
(二)秋燥在治疗时还须注意一定的禁忌,据实践经验而言,大体有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