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 ( gouty arthritis )
别名: 痛风性关节炎;urarthritis;uratic arthritis;尿酸性关节炎
解释 收起


    1.定义痛风(gout)是一组遗传性或获得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临床特点为血尿酸增高,导致细胞外液中尿酸盐结晶(monosodium urate)过饱和状态,使之在组织中沉积,引发中性粒细胞反应和滑膜炎症。其临床特点表现为下列一组疾病:
   
    ①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②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炎,称为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
   
    ③尿酸盐结晶沉积于皮下组织、关节、骨与软组织、软骨及肾脏中,则形成痛风石(tophi);
   
    ④未经适当治疗者,晚期通常会引起肾功能受损,称为痛风性肾病;
   
    ⑤产生尿酸性尿路结石。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原因为关节内尿酸堆积,尿酸结晶沉积于软骨、骨关节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症;反复发作,可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痛风是成年男性发病率最高的关节炎之一,症状剧烈,晚期可致残,引起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1)好发人群:本病是40岁以上男性中最常见的关节炎,发病高峰在5O岁。在关节炎发病前10年左右,约有10%~15%的患者出现尿酸性肾结石,少数先天性酶缺陷的患者发病年龄可提前至少年期,如发生于女性患者多并存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和有服用利尿剂史。
    (2)诱因:四季均可发病,以秋春季为最多。最明确的诱发因素是饮酒过度和高嘌呤饮食,其他如外伤、局部关节损伤、穿紧鞋、劳累和过度疲劳、受寒、感染、手术打击等。
    (3)好发部位:初期为下肢单关节受累,60%~70%的患者首发于第1跖趾关节,在病程中约有90%的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跖跗关节(足背部),其他手足小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骨盆和脊柱等极少见,多关节发作时往往部位不对称。
    (4)表现:典型的急性关节炎首次发作多起于午夜,起病急骤,因疼痛而惊醒,疼痛如刀割样,难以忍受,于24~48h症状加重达到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皮肤发红发亮,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多数患者无全身症状,仅少数患者伴有头痛、低热、脉速、肝大、明显多尿、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加快等全身表现。急性发作可持续数天到数周,而自行缓解,症状完全消失,炎症消退,仅留下炎症区域的皮肤呈暗红偏微紫色,皮肤皱缩,轻度瘙痒和脱屑,最终可逐渐恢复,此时称为间歇期。该期各人持续时间不等,短者数月,长者数年、数十年,少数患者甚至终身不复发,但是多数患者在1年内复发。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越来越频繁,并逐渐影响多关节,最后可导致关节破坏,只有极少数患者初次发作后无间歇期,直接延续发展成为痛风石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与此同时,若无适当治疗,关节炎反复发作进入慢性期,发病次数逐渐增多,间歇期缩短,会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尿酸盐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中沉积引起侵袭性炎症反应,逐渐引起骨质侵蚀及周围组织纤维化,使受累关节呈非对称性不规则肿胀和进行性强直、僵硬,以致出现持续性疼痛、关节广泛破坏并有较大皮下结节形成,终致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使病变关节发生畸形而丧失功能。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侵犯各个部位的关节,并使许多关节同时受累,但很少侵及脊柱关节和肋软骨,即使侵犯也症状轻微,可表现为胸痛、腰背痛、肋间神经痛等。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预后评价 展开
12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3 最新进展 展开
14 诊断标准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7 相关药品 展开
18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