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内(一般不超过3天)听力下降至最低点,可伴耳鸣、眩晕和耳堵塞感。本病年发病率约5/10万~20/10万,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
自1926年Citelli首次提出突发性聋的概念以来,关于其病因及治疗一直存有争议。文献报道,以听力突然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疾病不下100种,病毒感染、内耳微循环障碍、迷路窗膜破裂、创伤、肿瘤、中毒、自身免疫等原因均可能与此有关。临床上约有10%~15% 的患者能找到引起听力下降的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凡经进一步检查可明确病因的突发性听力损失均应按病因诊断,而只有查不到病因的才能称之为突发性聋,后者即以往所谓的“特发性突聋”(idiopathic sudden deafness),内耳血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可能是常见的潜在致病因素。
按照纯音听力图构型,可将突发性聋大致分为
①高频听力下降型;
②低频听力下降型;
③全频听力下降型(平坦型);
④全聋或接近全聋的极重度聋。各型的病因、病理机制及预后有所不同。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本病临床多见,好发年龄为中老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冬季及初春为发病高峰。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大多在凌晨或起床后不久发病,无明显先兆,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上呼吸道感染、饮酒等可能为发病诱因。
1.听力减退突然发生,数分钟或数小时达到最低点。单侧发病居多,耳聋程度不一,多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2.耳鸣约80%患者有耳鸣,可伴随听力下降出现或于听力下降前后发生,耳鸣多较顽固,甚至可能是困扰患者的主要症状。
3.眩晕超过1/3的患者伴眩晕,多在听力下降的同时或48小时内发生。眩晕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有不稳感,重者视物旋转,伴恶心、呕畦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可数日卧床不起。眩晕持续时间较梅尼埃病长,但无反复发作。
4.其他部分患者有耳闷、耳胀满感、耳周皮肤麻木感和畏强声现象。
(二)查体要点
通常的体格检查对本病诊断帮助不大。查体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可引起听力突然下降的其他可能原因,如发现鼓室积液应考虑分泌性中耳炎和外淋巴漏,患侧角膜反射迟钝应排除小脑脑桥角肿瘤等。此外,外耳道耵聍栓塞应予取出,如果患者听力恢复,则可排除突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