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葡萄膜恶性肿瘤,也是成年人较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其患病率在我国居眼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
1.视力下降或丧失、闪光感、视野缺损、眼痛等。 2.眼底见穹隆状、蘑菇状肿物。 3.可伴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继发性青光眼。
1.典型的眼底改变和患者的症状。 2.超声波、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CT、磁共振等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1.肿瘤小者可定期观察或行局部切除术。 2.局部巩膜板敷贴放射治疗。 3.肿瘤较大无法局部切除者可行眼球摘除术。
一、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B超、荧光造影等辅助检查可以诊断 (一)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者可有眼红眼痛,头痛伴恶心呕吐。 (二)角膜知觉减退,巩膜及虹膜血管扩张,前房积血、积脓等。 (三)眼底改变:后极部可出现色素性半球形或椭圆形隆起,色素分布不均,若向视网膜生长则呈蘑菇形。 (四)视野缺损并随病程加重。 (五)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早期呈斑驳荧光,晚期呈弥漫荧光并有荧光环。 二、临床分期 (一)眼内期。 (二)青光眼期。 (三)全身转移期。 三、临床分级 (一)小肿瘤肿瘤高度<3mm或最大基底直径 (二)中等大小肿瘤肿瘤高度3-5ram或最大基底直径10~15mm。 (三)大肿瘤肿瘤高度>5mm或最大基底直径>15mm。
一、治愈标准 肿瘤消失,形成萎缩斑,治疗5年内无复发。 二、好转标准 肿瘤生长停止或缩小,肿瘤生长加快或发生远处转移。
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头痛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